启动“十四五”计划 构建发展新格局 努力扬帆起航

  • 2021-03-05 11:04
  • 经济参考报

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如何更好的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接受记者采访的NPC、CPPCC代表表示,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关键是要突破生产、流通、流通、消费的瓶颈和障碍,畅通国内流通渠道。同时,要在更高层次上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更好联系,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能。

激发内需潜力,畅通国内流通

代表们表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首要任务是推进国内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让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让“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激活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不可忽视的是,在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和促进国内流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根据民进党中央的提议,从需求方面看,内需市场有待进一步扩大,消费、投资等领域仍存在结构性问题。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消费升级的需求存在一些不足。此外,一些国内市场因素并不顺畅。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系教授张对记者表示,要解决发展不足、结构失衡的问题,充分释放我国的需求潜力,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这是平稳循环的基础。此外,要解决和消除国内流通顺利流通中制度安排的“阻滞点”和“症结”,深化供给侧的结构改革,使我国的供给体系更适合内需。

张还指出,在全国象棋比赛的指导下,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准确定位自己在“大循环”和“双循环”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协调。

民进党中央建议坚持扩大内需、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完善消费市场监管机制;继续加大创新投入,重点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保持第二产业适度规模;继续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和比重,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实行高度开放,开放双循环

要推进新的发展模式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国政协委员、海口海关关长石说,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必须以更高的开放水平推进国内国际双流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

“国内大循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外部循环是重要保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金勇告诉记者,中国经济是开放的,我们已经融入全球分工和产业链,外部环境更加开放。

推进上述开放措施的实施,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开放体系,其中高能开放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石认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中具有特殊使命。努力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双流通的交汇点和吸引和配置全球资源的“反应炉”,有助于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推动海南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和重要门户。

畅通的渠道也成为顺畅双循环的重要环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海关总署署长高融昆对记者说,海关作为国家出入境监督管理机关,处于对外开放的“第一线”,是国内国际双向流通的“交汇枢纽”。他指出,上海海关将继续以国家重大战略为重点,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管理为核心驱动,同时推进强化监管和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国内国际双流通能力,提升“进、出”水平,以安全、高效、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流通不断提高国内大流通效率和水平,创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构建服务更好的发展新格局。

技术创新有助于建立新的发展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在国务院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计划的第一年,要坚持“四个面向”,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充分发挥科技自力更生在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代表们认为,加强科技创新,创造供给质量更高的新需求,将进一步激发内需的巨大潜力,有助于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认为,随着新的发展模式的深入,市场机遇和产业机遇更加广阔。他建议,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应注重提高科技水平和供应链能力,加强服务业升级的支撑能力建设,培育一批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平台载体,增强企业竞争力。

杨表示,以5G、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智慧经济”,加快各行各业的智慧转型,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质量的供给来促进消费、创造新需求。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庞大、层次最丰富的消费市场,这就为智能科技的场景化应用提供了最丰厚的消费土壤。以“智慧经济”刺激“智慧消费”,中国市场具有无尽潜力。

“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双循环逐步畅通,中国和世界经济都将在开放合作中得到更好发展。”卢进勇指出,从国内来看,经济发展不能再依靠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而要更多地转向创新驱动,这就离不开国内国际深度合作。放眼国际,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新动力。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