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布局加快碳中和循环产业升级

  • 2021-03-15 16:52
  • 经济参考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年3月13日(简称“十四五计划”)正式公布,提出“落实2030年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见顶行动计划。”该机构表示,在一系列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指导下,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钢铁、水泥、石化、建材等传统高排放行业可能面临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拥有更先进生产线和设施的龙头企业有望占据竞争优势。

当月碳中和指数上升了近10%

3月12日,碳中性概念股表现持续走强,文山电力、华银电力等一批电力股均出现涨跌。根据同花顺的统计,截至3月12日,同花顺的碳中和指数自3月以来上涨了9.89%,61只成份股中,有56只在一个月内录得正增长,占比91%。

事实上,自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碳中和计划以来,相关政策和计划已经密集启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做好碳调峰和碳中和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峰值的行动计划。在3月13日发布的“十四五”计划中,也提出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峰值的行动计划。中部地区碳峰值的行动计划也正在制定中。

中国证券表示,开发新能源是减少碳排放的第一推动力。中长期来看,光伏、风能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清洁设备产业是最大受益者。据中信证券团队预测,2020年至2030年,中国总能耗将增长20%;非化石能源是满足这种增量需求的关键,其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从16.4%提高到26.0%,其中光伏和风电的潜力最大;化石能源的比重将从83.6%下降到74.0%。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在产业链上进行节能减排布局。光伏巨头龙基在政府交流论坛上表示,正在探索“SolarforSolar”模式,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公司已启动相关研究和实验,努力解决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使用的光伏发电和制氢等一系列问题,力争推动并争取尽快实现光伏产业链第一次脱碳。

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在加速建立。1月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全国碳市场的两大支撑体系。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实施周期于今年1月1日开始,将向2225家发电企业分配碳排放配额。3月1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开表示,位于湖北的全国碳交易登记系统(中科登)目前正在为2225家合同企业办理开户手续。

根据郭进证券等许多机构的估计,中国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至6000亿元之间。安信证券指出,随着碳市场的不断推进,CCER(国家认证自愿减排)的量逐年增加,能产生CCER的项目主要有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发电等。预计未来碳市场交易将包括更多相关项目。

高耗能行业或供应方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据该机构称,在碳中和的浪潮下,与传统能源密切相关的煤炭、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将再次迎来供应侧改革,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将加速淘汰,而更先进的龙头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赛迪咨询指出,碳峰化和碳中和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低碳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钢铁、水泥、石化、建材等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迅速从规模化、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优质化发展转变,产业链价值链将全面升级,企业竞争格局将重塑。传统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在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上进行创新和升级,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兴业证券还表示,碳中和浪潮加速了化工行业相关企业的强势横强。排放较多的化工子行业将面临成本系统性上升,成本曲线趋于陡峭。但由于龙头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和原料转化率,从而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具有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的龙头优势就会凸显出来。

国海证券进一步指出,这一轮碳中和政策的重点是工业生产中的碳减排,这将进一步减少高耗能行业的供应,加快行业升级,行业内的中小企业将在成本压力下被迫退出。在碳中和背景下,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产能高、技术先进、资本雄厚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