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蓝图正在酝酿之中

  • 2021-03-23 14:34
  • 经济参考报

“十四五”期间,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将全面加快。记者2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获悉,MIIT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选择25个先进制造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其中包括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上海集成电路集群、南京新电力(智能电网)设备集群。目前,正在宣传25个重点支持集群。

在此基础上,工信部将形成“十四五”期间国家集群发展蓝图,包括制定和实施专项发展行动、支持集群内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强政府投资资金支持、规划一批重大项目和项目等,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进一步明确支持集群选址的细则,围绕金融支持、减税免税、培育中小企业等进一步出台针对性措施,瞄准1000亿、1000亿规模,为集群发展创造新优势。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是我国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工信部计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促进我国制造业在产业组织和空间布局上优质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畅通制造业国内外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明确了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前景。“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海洋与近海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设备、先进动力设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对于关键集群,更多的支持措施正在酝酿之中。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获悉,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开展先进制造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加快强化产业链,优化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布局,推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专业化创新”中小企业。支持集群创新治理模式,培育专业化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建设。依托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政策作用,规划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促进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

相关集群的选址也抓住产业升级窗口,锚定“十四五”期间1000亿、1000亿的发展目标,促进制造业优质发展。南京提出,到2025年,新的电力(智能电网)设备集群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株洲提出建设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集群,到2025年集群规模超过2000亿元,建设世界级轨道交通设备R&D中心和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设备智能制造中心。广深佛山东莞智能设备产业集群提出到2025年建成产值超万亿的世界级智能设备产业集群,形成智能设备

自2019年开始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以来,工信部创新方式打造集群间“竞争场”,先后通过两轮集群竞争,最终计划确定25个重点支撑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竞赛旨在通过“英雄上赛马”,选出能够代表中国承担国家使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国家级先进制造集群”,让他们挑战“世界冠军”。

深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形成和提升中国国家创新高地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

再次,要处理好产业链和生产链在部门、时间序列和空间上的多维耦合关系。范洁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技术研发仅仅着眼于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需求是远远不够的,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和政策重点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经济政策相结合也是远远不够的。科技创新要把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作为优先研究选择,经济发展要努力尽快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形成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兼容、良性互动、协同推进的创新模式。

“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效衔接、传递、高效反馈和衔接的体制机制,注重改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着力构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双轮驱动。在发展时机、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上,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系统效率。”

最后,要处理好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范洁说,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要创造一切条件,快速培养人才,多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在科技工作者中营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为核心价值的科技创新文化,逐步把服务祖国、服务社会作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同时,还要形成既注重实际贡献,又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人才评价方向,建立为科技创新做出更多贡献,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取得更多成果,从而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机制。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