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回应隐私问题

  • 2021-04-01 14:30
  • 经济参考报

“摸”和“扫”,这些我们逐渐熟悉的移动支付方式,一方面带来了便捷的支付体验,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担心“隐私保护”,担心一些互联网平台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会得到太多“数字足迹”。

最近,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公众很好奇数字人民币到底有多匿名。如何做到“可控”?你能保护你的隐私和我的安全吗?

如何匿名?

随着试点地区一轮又一轮测试活动的开展,数字人民币的神秘已经逐渐揭开。类似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体验,用户快速支付数字人民币,但很容易让人忽略两者的区别:使用数字人民币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这恰恰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匿名性”。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是为了满足合理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现金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最近表示,数字人民币在技术上可以匿名,只有手机号码才能用来开钱包。当然,这种钱包每日交易限额较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的需求。

这可以从之前在很多地方开展的试点活动中得到证实。目前,深圳、苏州、成都、北京等四个城市已经进行了七轮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发放数字人民币1.5亿元。单个红包金额基本在200元左右,在成都随机分配的最高金额为238元。即使部分用户充值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金额也属于微支付范畴。

此外,虽然工、农、中、建、交、邮局六家银行深度参与测试活动,但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并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只需提供用户手机号码即可。参与用户只需选择其中一家银行提供服务,比如通过银行接收数字人民币红包。

但也有人怀疑: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匿名还是不可能的。

对此,穆长春解释称,虽然电信运营商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电信运营商不得向央行等第三方披露用户信息。所以用手机号打开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对央行和各运营机构是完全匿名的。

如何保护隐私?

数字人民币只有匿名打开个人钱包才能保护隐私吗?当然不止这些。

在最近的试点测试中,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场景已经从线下商店扩展到在线商店。在部分试点城市,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JD.COM、滴滴出行、美团单车等多个子钱包应用。不要小看这个“子钱包”的设计,它是数字人民币保护用户隐私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笔基于银行账户的网上交易都会留下“数字足迹”,其中最“含金量”的就是各种金融信息。一些互联网平台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跟踪获取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通过挖掘用户的金融行为来推送金融产品。这不仅令人不安,也是在向学生等弱势群体暗中植入“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的观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数字人民币的在线消费场景中,用户支付信息会被打包加密,然后以子钱包的形式推送到电子商务平台。平台无法直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有效保护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

其实不仅仅是电商平台,提供服务的银行,线下收款的商家,收款转账的个人等等都有。不会获得支付用户的个人信息,因为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交易已经通过技术和系统匿名化。

穆长春承认,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是目前支付工具中最高的。

完全匿名好吗?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隐私和安全这么重要,为什么数字人民币不完全匿名?

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替代部分现金,因此需要具备现金的流动性和匿名性。但如果匿名程度太高,便于携带,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成为非法交易的工具。

“可控匿名”是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要保护公众的合理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以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目前,中央银行的数字现金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匿名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探索央行数字现金的匿名性时,各国央行和国际组织都是以风险防范为重要前提,一票否决不能满足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要求的设计。

损失能挽回吗?

交易是“匿名的”。数字人民币被盗,损失能挽回吗?

放心,数字人民币交易虽然是“匿名”的,但是是“可控”的。金融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分别有一些数据,一旦遇到犯罪行为,可以给司法机关提供相关证据线索,执法部门也会跟着图。

此外,数字人民币钱包本身采用分层设计,可以根据客户识别程度打开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小额支付可以完全匿名,但如果要大额支付,则需要升级钱包,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要素,以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采用“小匿名、大可追溯”的设计。如果发生使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可以帮助普通人追回资金,保护普通人的财产安全。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