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6.2%

  • 2021-07-29 17:51
  • 中国经济网

7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能源消费实现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工业用电量贡献率明显超过上年水平;二季度工业带动用电量增长势头明显,反映经济运行基本面稳定巩固改善。

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

具体来看,上半年能源形势的特点是能源消费快速增长,能源供需平衡趋紧,清洁低碳转型加快。

在能源消耗方面,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8%,两年同期平均增速为7.6%。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李福龙分析,“工业是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贡献近70%”。

与此同时,煤炭消费快速增长,发电和建材用煤大幅增加。上半年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0.7%,较2019年同期增长8.1%。其中,发电用煤和建材用煤继续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5.7%和12%,电煤对煤炭消费增长贡献率达到76.7%。

能源供应方面,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连续6个月创历史同期新高,部分地区采取有序用电措施;煤炭供应紧张,价格高位波动。李福龙表示,面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组织相关企业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主要能源品种产量持续增长,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发电装机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同比增长34.7%和23.7%。

在清洁低碳转型方面,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消费,发布《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清洁能源消纳情况综合监管工作方案》。上半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0.2%。同时,持续推进重大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重大突破;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截至6月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约9.9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9%,比去年同期增长2.9个百分点。

盛夏以保障民生为主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需结构不断变化。从需求侧看,二次生产用电占比下降,居民用电占比和三次生产用电占比上升,空调冷负荷明显增加;从供给侧看,电力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快速发展。受此影响,我国电力供需日益呈现出“平时充裕、高峰紧张”和“整体平衡、局部紧张”的新特点。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的安全稳定供电问题已经突出

新能源储能是除抽水蓄能外,以电为主要输出形式的储能技术。为推动新能源储能快速发展,支持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实现二氧化碳峰值排放和碳中和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如何发展新能源储能备受关注。

“新型储能技术多样、高效、便捷,功能多样、应用灵活。随着新能源储能的快速发展,缺乏顶层规划和统筹协调的问题逐渐凸显。”国家能源局节能科技装备司二级巡视员刘介绍,《指导意见》指出,要进行专项规划,系统研究储能发展需求、布局和配置原则。强调供电、电网、用户要紧密结合能源结构、电力供需和能源需求配置储能。

《指导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装机目标: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接近目前新能源储能装机规模的10倍。

“《指导意见》没有简单强调规模发展,而是从技术进步、标准提升、产业发展、市场培育、商业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多维度的发展要求。聚焦新能源储能高质量发展。”刘表示,下一步,要协调引导发展规模和布局,充分发挥新能源储能作用,提高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避免无序建设和利用不足;加强技术创新,克服技术短板,以技术进步推动降本规模化发展,提高本体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完善配套政策和市场环境,充分体现新能源储能的系统价值,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盈利,培育成熟的商业模式。

刘还透露,为确保《指导意见》工作,后续将加快出台新能源储能发展“十四五”规划、新能源储能项目管理规范,完善顶层规划和体系筹协调工作,多措并举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