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绿色转型获得政策加持 万亿资金涌入

  • 2021-11-30 15:35
  • 经济参考报

记者11月29日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近日,国家能源集团与青海省签署《青海省零碳产业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积极参与示范区“荷储网源”一体化零碳绿色能源体系建设,开发大规模制氢和氢能应用场景。11月26日,中国能建宣布拟投资50亿元在北京市大兴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能建氢能发展有限公司。

氢能等众多新能源领域的背后,相关项目的大规模启动,是政策的加持和资金的涌入。记者了解到,氢能等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发布,不少碳减排支持工具开始密集落地。业内人士预计,到明年年底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

多方加速布局项目批量上马

11月26日,中广核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签署增资合同,引入国家社保基金等14家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305.3亿元。前一天,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汕尾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91台风电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广东投产风电近100万千瓦,在建项目115万千瓦。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新能源成为热门赛道。今年以来,多方争相抢滩布局,项目分批上马。“实现碳中和,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要彻底转型,能源消费侧要向绿色低碳转型,能源供给侧要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指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据行业统计,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0.02亿千瓦,突破10亿千瓦大关,较2015年底翻了一番,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3.5%,较2015年底增长10.2个百分点。

据记者了解,为加快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总结提出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沙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规模约1亿千瓦,正按照“一成熟一启动”的原则有序启动。

氢能产业链布局也引来各方竞争。例如,29日,金凯新能宣布,为实现公司在氢能核心产业的投资布局,公司全资子公司郭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加入基金,投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6日,中国石化湖北第一批加氢站建成,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计划投资300亿元在全国建设1000座加氢站。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表示,氢能目前正处于突破性技术进步向商业应用扩散的重叠阶段,不仅在技术创新的渐进过程中有激进爆发的机会,在产业场景提升的广度和深度上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央地新能源政策加持

没有政策的加持,新能源项目不可能批量上马。11月26日,国家能源局在官网发表两篇文章,就进一步优化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进行公众咨询。其中,提出,光伏年度发展建设计划一些省份也发布了更具体的产业实施计划。如《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浙江省将在公共交通、港口、城际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近5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并计划建设约50个氢加气站。重点领域产业化应用将取得显著成效。

孙建议,政策应聚焦当前氢产业供应链中的痛点和堵点。除了支持基础研发、引导产业资金、扩大示范项目外,还要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充分发挥绿色氢的环境外部性,突出氢能开发利用的经济性,在应用层面进一步提升氢能替代化石能源的能力。

碳减排支持工具进入落地阶段

随着相关扶持政策和产业的加速落地,资金的涌入也加快了。央行11月创建并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已快速进入落地阶段。003010记者注意到,日前,深圳、山西、杭州等地银行披露,已为相关碳减排项目发放贷款。由于碳减排支持工具采用“先贷后贷”的直接机制,银行表示将按照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规定,逐步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

26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在山西路桥集团交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落地首笔碳减排项目贷款,贷款总额1.12亿元,期限20年,首次提款2600万元,专门用于山西高速公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

深圳市首批碳减排项目贷款累计12笔,总金额10.54亿元。记者从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了解到,首批贷款不仅支持了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还投资了风力发电设施建设、余热余压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亦丰表示,首批碳减排支持工作者具很可能年内正式投放,他预计2021年至2022年碳减排支持工具释放资金在5000亿元至9000亿元量级。华泰证券固收团队研报预计,明年年底碳减排支持工具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但今年四季度的规模有限。

能源领域低碳转型直接融资空间也进一步打开。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深交所已累计发行62只、484.71亿元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清洁能源、生物质发电、环境治理等绿色产业领域。上交所副理事长管兴业也表示,目前共计有237只绿色公司债、290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在上交所发行,发行规模达3100亿元。未来,上交所将进一步加强绿色指数开发,鼓励资产管理机构设立跟踪绿色证券指数的产品。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