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家信托公司资产突破19万亿元业务结构优化
- 2022-05-12 15:31
- 中国证券报
信托公司年报披露告一段落。截至5月11日,已有61家信托公司交上了2021年的“答卷”。
中国证券报梳理发现,截至2021年末,61家信托公司信托项目资产规模超过19万亿元,为2018年以来首次。此外,信托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信托主动管理能力增强。2021年有5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信托资产,占比超过90%。
信托资产规模回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信托公司年报发现,截至2021年末,61家信托公司信托项目资产规模合计1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虽然增幅不大,但这是信托业自2018年进入低迷期以来,资产规模首次出现回升。
公开数据显示,信托业管理的信托项目资产规模自2017年达到峰值后,2018年至2020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同比分别下降13.50%、4.83%和5.17%。这种下降趋势在2021年前三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企稳迹象,第四季度止跌回升。
具体来看,2021年,4家信托公司信托项目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其中建信信托领跑行业。2021年,公司资产达到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25%。华润信托、外贸信托、光大信托分列二至四位,资产规模分别为1.31万亿元、1.11万亿元、1.09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信托的资产规模自2015年以来首次退出“万亿俱乐部”。2021年,公司资产规模达9788亿元,较2020年的1.22万亿元下降20.08%。业内人士指出,在“两压一降”的监管背景下,信托公司资产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信托公司加速压缩基于金融同业渠道的融资业务和交易管理业务。据了解,中信信托近年来积极推进信托业务转型,积极收缩房地产和城市投融资业务规模。
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增加
总体来看,2021年信托业务结构继续优化。61家信托公司信托资产中,主动管理类资产占比59.10%,较2020年上升5.90个百分点。61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信托资产合计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5%。
其中,主动管理信托资产占比超过90%的信托公司有5家,分别为民生信托、中融信托、华辰信托、江苏信托和东莞信托,占比分别为97.15%、96.76%、93.19%、90.39%和90.12%。
主动信托资产占比最高的民生信托在年报中指出,公司致力于回归信托本源,构建以专业能力提升为基础的主动管理能力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在稳步发展优势传统业务的同时,继续发展证券投资、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绿色信托等信托业务,助力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日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2021年末主动管理类信托(融资类投资)规模增至12.0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91%;占比提升至58.80%。中国信托业协会专家理事周晓明表示,相比2017年,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四年增长14.00%,占比18.42个百分点,成为信托业的龙头业务。与此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融资类信托衰落,投资类信托快速增长。
转型进入“深水区”
面对资管新规的正式实施和“两压一降”的监管要求,不少信托公司在控制业务量的基础上优化了业务结构,同时推动信托业转型,从单纯的“规模扩张”提速
信托公司进入改革“深水区”,基于服务实体、回归本源的行业转型正在持续深化。例如,五矿信托将重点进行标品业务、财富管理、产业投资银行、服务信托等业务的“二次转型”。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主动管理资产规模7169.26亿元,增长19.95%,占比87.71%,集合标准产品业务规模3015.52亿元,占比36.89%。优质家族信托服务持续提升,公司还推出“享家”养老信托,开启客户养老新方案,深挖家族客户多样化需求。
多位信托公司人士提到,未来信托业务的转型方向主要包括:进一步推动标准信托的发展;大力发展理财业务;做产业投资银行,围绕企业生命周期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拥抱“双碳”,大力发展绿色信托。同时,要回归信托本源,积极拓展信托业专属业务领域。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