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总设计师:北斗芯片是“中国核心”

  • 2020-10-16 15:59
  • 科技日报

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北斗芯片都是“中国核”

“如果车辆使用北斗系统,能否实现一两米精度二阶误差的导航?”有听众问。

"单单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还是有差距的."杨长风坦言,不过有了更强的地基加固系统,车辆之间的协作能力,车道辅助设施的建设等。完全可以实现车道等级识别,甚至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经过几次对话,“高冷”北斗系统将与日常生活无缝对接。

近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CPPCC)重大专项工作委员会在京举行报告会。CPPCC国家委员会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项目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与融合应用》上做了报告。北京“模拟CPPCC”社会实践活动的部分CPPCC成员、CPPCC成员、CPPCC干部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宣传活动。

卫星导航和定位服务业的总产值每年增长约20%

杨长风通俗地解释了卫星导航原理:基于三球交会原理,通过测量三颗以上导航卫星与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求解用户的三维位置坐标。“听起来很神秘,但我们从事航海。我听了就明白了。”他笑着说。

建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16大工程之一。已经建了将近30年了。北斗系统是中国覆盖面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民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最大、最复杂的空间系统。

“北斗系统是由空间部分、地面部分、用户部分的工作卫星、40多个地面站和数千个用户终端编织在一起的‘包围圈’。”杨长风说道。

“这个网络”的地位不言而喻。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仅次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第三大经济增长点。近十年来,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服务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预计2020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全球定位精度相当于GPS,局部区域优于GPS

相比GPS系统,北斗表现如何?

"北斗是最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杨长风说,北斗系统创造了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增加了精确单点定位、星基增强、区域短信通信、国际搜救、全球短信通信等新功能。可以广播更好的导航信号。“全球定位精度相当于GPS,局部区域优于GPS”。比如在北美、非洲、欧洲等地,北斗的定位精度在5米左右,在亚太地区可以精确到2.5到3米。

除了实时导航和快速定位,北斗系统还具有位置报告和短信通信等特殊功能。就像杨长风说的,北斗服务就在你我身边。"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导航系统,它的应用只受人类想象力的限制."

特别是北斗系统可以发送短信,这是国外其他任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没有的。杨长风透露,华为短信功能手机有望年底发布,车道级导航也有可能搭载。

邢星互联星地互联

杨长风说,北斗系统有星间链路,实现卫星之间、卫星与地面之间的互联。

他进一步解释说,北斗三号系统采用Ka波段相控阵链路,将30颗卫星与国内数十个地面站有机连接,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安全性和定位精度,直接为航天器提供测控。数据传输服务,“没有地面支持,卫星可以自主运行60天,上下链路不是我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产品是自主可控的。国内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很多北斗芯片已经大规模应用,技术水平达到22nm。

在谈到最受关注的“北斗核心”时,杨长风直言,“都可以称之为中国核心”,“北斗芯片和国外基本水平一个数量级”。“都是自己做的。”他说,地面也完全是中国核心,未来功耗会更低,精度会更高。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服务,标志着中国自建自主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全球优质服务的新篇章。

然而,这并不是北斗系统建设的终点。据杨长风介绍,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设计寿命是10到12年。从北斗二号的经验来看,卫星可以服务12到14年,然后进入“坟墓轨道”,到时候就要更换了。2035年前,中国还将建设更加普遍、综合、智能化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系统,为未来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提供核心支撑,不断推进系统升级,建设覆盖天空和海洋、基准统一、高精度、高智能、高安全性、高效率的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