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亿万年前的古代世界

  • 2021-01-26 16:40
  • 人民日报

中国古代动物博物馆举办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属的中国古动物学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是系统普及古生物、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和进化论的国家级自然科学专题博物馆。

位于一楼的古代鱼形动物和古代两栖动物展厅展示了各种无颌、有颌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化石标本。中央的“恐龙展池”展示了中国几个有代表性的恐龙的巨大骨架,其中包括亚洲最大、世界最长脖子的恐龙——马门溪龙。

二楼古爬行动物和鸟类展厅展示了恐龙、恐龙蛋、翼龙、鱼龙、鳄鱼、乌龟和蜥蜴等古爬行动物和古鸟类的珍贵标本。被誉为中国“一龙”的许世禄丰龙的完整骨架就坐落在展厅内。

三楼古哺乳动物展厅展示了各种古哺乳动物标本和骨骼,包括黄河大象的巨型骨架。

除了脊椎动物古生物馆,观众还可以参观人类进化馆。如果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博物馆以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进化过程为线索,人类进化博物馆通过展示古代人类化石和石器标本以及各个时代的模型,系统地普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科学知识。

据介绍,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近百年收集的40多万件标本,精选700多件具有代表性的藏品进行展示。博物馆展示了从5亿年前寒武纪到1万年前史前时期的化石标本和石器,包括无颌类、有颌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以及古代人类化石和石器。

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平说,中国古动物博物馆通过各种渠道展示了鱼类到人类生命的壮丽演变,希望能引起更多儿童对化石和生物进化研究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生物学。

除了精彩的展览,还有各种各样的科普活动。自2014年起,中国古代动物博物馆推出了永久活动“古代动物博物馆奇妙之夜”,让孩子们晚上可以住在博物馆自己的帐篷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博物馆工作人员用简单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地质学、古生物、土葬知识,组织有趣的探宝活动。

此外,博物馆还设立了“小达尔文俱乐部”,通过野外化石研究、古生物知识竞赛、化石修复、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孩子们对化石和生物进化研究的兴趣。每年暑假,博物馆还为“小口译员”组织培训活动。培训结束后,年轻学生将自愿在展厅进行讲解。

张平说,中国古生物博物馆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以古生物学为背景,以恐龙为主要元素,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专项科普活动,让人们有机会接触到那些来自亿万年前远古时代的生物,体验古生物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艰辛。通过参加特殊的科普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古生物知识,还可以学会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问题。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