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年轻人正在使用类似大脑的技术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 2021-05-06 14:56
  • 中国青年报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质,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大脑的工作机制仍然是一个具有神秘光环的科学领域。

类脑智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也被称为“下一代人工智能”。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承担单位,建设国家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工程实验室。这是全国唯一的类脑智能领域国家科研平台,也是合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重要建设单位。

也是在这一年,1989年出生的刘海峰,在即将博士毕业的人生十字路口,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投入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中,从以前的“大师”变成了未来的“企业家”。

刘海峰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12年获得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之后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攻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他在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论文。

2017年9月,依托全国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工程实验室,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声谷”正式成立。28岁的刘海峰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带领团队实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产业的融合,通过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和转型。

目前,公司已经在能源、交通、教育、AI平台等领域落地智能产品解决方案。以能源行业为基准,在不同行业场景下逐步启用。

在交通领域,他们开发了第一台“动态交通智能执法机器人”。按照刘海峰的说法,这个系统是由“端云”组成的。前端设备在驾驶过程中自动识别交通违章,同步取证,自动上传视频和照片,后台接收后能自动审核处理。既避免了人工拍照取证造成的行车不安全因素,又大大提高了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目前已被许多城市交警部门采用。

如果把交通行业的这一技术创新看作是对大脑工作原理的初步借鉴,那么类脑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就是让计算机同时拥有视觉、听觉和嗅觉。

据刘海峰介绍,电力变压器的传统运行检查一般包括外部视觉检查、听觉检查、嗅觉检查和手触摸检查。虽然分娩24小时不间断,但疏忽是不可避免的。计算机通过海量数据集的采集、训练和验证,根据味觉分子的结构特征和声音的频率,模拟人类对味觉和声音输出的认知,进而判断是否存在问题。

中科大脑根据电力场景的特点,结合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技术,开发了小样本学习、电力三维场景模拟、基于学习的分割算法等多种关键技术。并构建了一个“端边云”协作解决方案。通过自主感知智能终端、边缘“智能”脑盒和业务使能云平台的协同集成,智能地分析和识别通道环境、塔身和基础设施

到目前为止,中科大脑根据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真实海量现场数据,开发了120种算法,帮助电力行业的智能改造,保证城乡居民的安全供电。

为了降低学习和使用人工智能的门槛,提高开发效率,中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立了计算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三位一体的开放式人工智能平台

对此,刘海峰形象地做了一个比喻:“这是一个孵化平台,就像一个厨房,基础计算能力就像一个厨房火炉,海量数据是素材,机器学习算法是调料。作为一个厨师开发者,可以很容易的在云上使用,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让他们更专注于这个领域的科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科脑科曾免费向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公司、医院等单位开放一个类似大脑的智能平台,支持与疫情相关的智能计算和智能分析。

目前,类脑智能开放平台2.0版已经上线,平台使用率稳定高,每天活跃用户1万人,使用率达到70%,催生了一批大型国家级课题和项目。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