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需要解决三大安全挑战

  • 2021-05-28 11:46
  • 经济参考报

最近在天津举行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随着一系列展览、比赛和智能体验的同时上演,智能驾驶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业内人士认为,安全是智能驾驶不可避免的重中之重,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仍存在风险,亟待解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中国将在五年内实现低速行驶和停车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十年内实现更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到2040年,道路上四分之三的车辆将是智能驾驶车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推进,软件和算法逐渐成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挑战:

挑战一:海量代码的功能安全缺陷

近年来,随着智能网络化车辆功能越来越先进,集成度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功能安全导致的自动驾驶事故比例逐渐上升。所谓功能安全,是指由于电子控制系统故障而导致的不合理的安全风险。

360集团董事长周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汽车代码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安全缺陷呈指数级增长。周说:“今后,衡量汽车的指标不是马力,而是计算能力。未来每辆车都是移动计算中心,直接后果就是代码倍增。今天可能是几千万行代码,未来自动驾驶可能需要3亿到5亿行代码。任何故障和漏洞都可能导致汽车功能失效。手机电脑死机可以重启,但是汽车死机了,这是生命的问题。如果把原来传统的解决手机和电脑安全的思路复制到汽车领域,肯定不行,需要更高层次的安全。”

BAIC新能源工程研究院院长杨子发表示,为了保证功能安全,硬件平台要完成从4G到5G的转型,满足智能驾驶对高带宽、高安全性、低延迟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核心软件应该是可自我控制的,在OTA中实现从功能到服务的转变。

挑战二:车路协同的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智能驾驶车路协调的推广,网络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表示,车联网中大量传感器一直在线,但由于功耗问题比较简单,安全防御能力有限,很容易被木马入侵。同时,基于车联网的单点到多点工作模式,一辆车可能向所有相邻车辆发送数据,大量类似的直接通信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防范黑客攻击是保证智能联网车辆安全行驶的关键。中国汽车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络连接部负责人张亚男表示,一旦车辆遭到黑客攻击,它将成为“僵尸”车辆,这将导致大规模交通事故,威胁社会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对政府和汽车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家层面,要加快标准的制定,不仅包括汽车产品信息安全的技术标准,还要包括网络安全漏洞的管理规定,让汽车公司有章可循;在企业层面,要运用技术手段加强安全分析和监控,确保车辆运营中的网络安全。

挑战三:车辆行驶的用户信息安全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数据量不断积累,包括大量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风险引起广泛关注。“为什么智能车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都会被收集,收集到哪些数据,谁会使用,会不会泄露?这些问题将成为新的用户焦虑

吴指出,车辆互联网收集的数据理论覆盖面越广,整体交通状况就越准确,有利于优化道路交通。但对于车主来说,是非常不透明的,往往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传播的,比如车主的私人信息,比如出发地点、目的地、行驶路线、行驶轨迹等。因此,车联网覆盖的信息边界和信息权限问题值得探讨。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认为,迫切需要建立统一可控的技术平台,形成贯穿车辆、道路、云、网络全信息、全数据的安全体系,在实现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推动产业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整合,使产业走上正轨。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