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电子商务发展既需要监管加码 也需要平台代码自律

  • 2021-06-04 11:43
  • 证券日报

这几天突然想“剁手”,正好赶上“618”推广,于是在一个电商App上浏览了一些相关产品。选择之后,在付款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200元之后,购买的商品少了几块钱,少了30元。所以,继续挑填200元。本来以为可以安心享受减30元的优惠,结果发现“补号”的商品有资格享受“199元以上减20元”。

这种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累。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实体商品网上零售额达到9.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四分之一。

电商的“节事造势”造成了“月月有节,天天打折”的局面。但在这个过程中,疑似传销、网络销售、不正当竞争、大数据“杀人”等问题层出不穷。笔者认为,各种乱象的根源在于行业发展不规范,这就需要加大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同时平台本身也要自律。

事实上,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和混乱对行业的不利影响,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填补了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空白。此后,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比如今年5月25日正式实施的《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将网络直播营销的各类主体和“线上线下”要素纳入监管范围;今年5月1日实施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商注册、新业务业态监管、平台运营商主体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关键问题。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多项措施,包括推进电子商务领域的诚信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诚信经营。这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在改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促进从业者树立法律意识、为电子商务用户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网络消费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领域的环境变化更快,尤其是随着新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应用场景变得更加复杂。电子商务平台早期开发时制定的规则和规范不再适用。要进一步建立新的规则和完善的机制,为电子商务的规范运作和创新发展保驾护航,确保行业发展不走弯路。

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实施“渗透监管”,严格监管各平台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竞争、涉嫌垄断、虚假销售、大数据“杀人”等问题,以强监管整顿市场混乱,净化市场生态。

从电商平台本身来看,要有规则自律,做到“趁热打铁”。具体而言,要加强自身合规管理,不违反法律法规,确保守法经营;要严格审查入驻商家,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所售商品为正品;要摒弃“一锤子买卖”赚快钱的短期思维,不要进行虚假宣传,做“文字游戏”、“数字游戏”,不要设置太多障碍。比如同一个平台上出现了各种“满少”活动,可以统一吗?

“没有规则就做不成正方形。”笔者认为,在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需要从立法、执法、行业合作等方面共同努力。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