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用紫禁城的铜镜制作镜子

  • 2021-10-15 11:07
  • 科技日报

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由于镜子的形象功能,它已经成为人们装饰外表的重要生活用具。在古代,镜子主要由铜制成。铜镜铸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故宫博物院藏有数千面铜镜,为战国至晚清各历史时期铸造。其形状多为圆形,也包括菱形、方形、向日葵形等形态。这些铜镜的正面用来反光,背面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图案和铭文。内容有图腾信仰、吉祥话、童话或亭台楼阁。这些铜镜的铸造经历了制镜、浇原料、抛光镜面等工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科学智慧。

镜子是铸铜镜的模型,它是用泥做成的,也叫泥镜,包括镜镜和镜背镜。粘土主要由粘土和细砂组成。其科学性在于: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热稳定性;陶土易成型,可获得精细复杂的纹饰。细砂有利于防止泥扇变形。此外,粘土模具中还添加了稻壳灰,可以提高粘土模具的冲压能力。明代科学家宋所著《天工开物》卷八中的“镜”有“镜铸之处,模灰砂”。这里的“灰”是指稻壳灰,“沙”是指细砂。镜子制作完成后,需要在阴凉处慢慢晾干,然后在窑中烘烤至920摄氏度左右。阴干有利于防止镜板开裂或变形,而焙烧可以分解其中的碳酸盐。此外,大部分镜子是侧立的,顶部浇口小,底部浇口大,有利于熔融金属的充分注入。浇口和冒口边缘与镜面边缘相交较薄,便于浇注后清洗。此外,镜面还有一个略凹的弧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科学的。平面镜虽然可以保持人像在镜中不失真,但显示范围有限。当镜面有微微凸起的弧度(类似球面镜)时,可以获得更全面、不失真的人像。

铜镜颜色为白色时,有利于显示清晰的图形。铜镜硬度较高时,有利于打磨。为了使铜镜呈白色并具有一定的硬度,可以适当增加铜镜中的锡含量。清代科学家郑所著《镜都》卷一《镜镜詅痴》中有“铜为黄,杂锡为绿,绿近白,故宜镜”,意思是铜本来是黄色的,与锡混合后会变成青色,青色近白,故宜镜。此外,秦国相邦吕不韦等人撰写的《吕氏春秋》卷》第25卷中有“金软锡软,两软正好”的说法,即铜锡合金(即青铜)比铜或锡硬。

锡呈银白色,质软,通常以锡石的形式存在于花岗岩中。锡的熔点低,约231摄氏度,便于提取。在古代,工匠将锡石与木炭混合并加热。当锡达到熔化温度时,它被还原并从锡石中沉淀出来。锡的优点是柔软,容易加工成不同的形状。由于锡的熔点低,很容易与铜或其他金属形成合金,覆盖在器皿表面。锡的化学性质稳定,耐氧化,在一般大气条件下不易变色,因此可以镀在铜镜表面,提高其耐腐蚀性。中国古代生产铜镜时,锡是混合在一起的。比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论著《考工记》卷》中的“攻金之功”就包含了“半金半锡,谓之“学之合一”。这里“金”指铜,“剑”指铜镜,“穗”指凹镜,“齐”指配比。根据这本书,在制作物体时

铜镜在铸造或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以达到光洁的效果。该书成书于西汉《淮南子》卷,第十九《修武》载“镜为始下式,从未有所述,其粉可由白墨宣熙观之,鬓眉可分之”。这说明镜子刚投的时候需要打磨,否则很难显示出清晰的人像。同时,“宣喜”是一种磨镜药,在铜镜表面反复摩擦后,再用白色毛毡擦拭,即可呈现清晰的人像。有学者认为“玄溪”就是水银。明代官员刘基所著《多能鄙事》卷五,对磨镜药的成分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白矾六元,水银一元,白铁(锡)一元,鹿角灰一元。”镜磨药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先用水银将砂、锡细碎磨成泥,然后清洗干净,再加入鹿角灰、明矾,磨成细粉后使用。其中,水银主要反射光线,明矾主要去污(防锈),锡提亮,鹿角灰有利于镜面光滑。科学研究表明,将混合物用毛毡在铜镜表面反复擦拭后,可以对铜镜进行抛光,表面形成富锡层,使铜镜呈现银白色。

从以上可以看出,故宫铜镜不仅蕴含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艺术信息,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光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加工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和科学价值。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