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

  • 2021-11-08 15:30
  • 科技日报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的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600万台(套)。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1800余个。

数字技术加速向制造业渗透融合,工业领域数字化场景丰富,数字化应用深化。“5G工业互联网”有哪些新变化?

芯片扫描可以智能调度每套服装的面料和配饰;通过数据跟踪,我们可以掌握每个产品的生产、分拣和包装状态.借助海尔kaos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的“共享”,服装制造商青岛瑞华集团将生产流程数字化,订单响应周期从20天缩短至7天。

这是触网的服装行业的变化。当工业互联网与5G结合,大量设备进入线上云端,海量数据在毫秒间传输,更多行业和企业正在拥抱数字化升级的机遇。

通过平台上的数据共享和生产协同,很多制造企业快速感知市场,匹配供应商,降低备货成本和库存压力。在远程设备控制的帮助下,无人化、少人化生产可以有效降低矿山等领域的事故率。

效率——通过设备联动和数据资源共享,制造、运输、质检等环节效率不断提升。

通过智能调度系统,运单与运力匹配。中国建材集团网络货运平台与百度AI Cloud合作,实现货车路线规划、批量走线等智能作业,提升货车与货物的匹配效率。利用5G物联网实现数据与云的互联,联想武汉数字工厂主板生产测试车间30分钟即可换线产品。设备协同运行,人工智能质检.“5G工业互联网”在多个领域的融合探索正在加快。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目前,我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覆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国民经济几十个重点行业和领域。“5G工业互联网”产业积极性高、创新活跃、成效显著。

通过直播电商数据与服装、消费电子领域企业的链接,通过消费数据的反馈,为珠宝加工等产业集群增加质检仓和配套仓,Aauto Quicker探索直播赋能产业集群的新模式。

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方案,聚焦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在西部地区,企业集中力量在煤炭开采等领域进行智能化创新,已成为强有力的示范应用实践。

延伸到制造业服务业将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产投结合将促进产业集群的质量和效率。天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有3.6万家,2016-2020年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8.9%。

“5G工业互联网”创新活跃,应用丰富。但也要看到,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之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数字技术基础和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力有待提升。产业场景下,仍需进一步提升企业对“5G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性认识。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