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加速数字化进程“新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2022-02-16 11:08
  • 经济日报

不久前,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融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的有效手段,“新基础设施”多次被写入各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抓手。

兼顾适度与超前。

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都明确了今年“新基建”的重点和方向。北京将加强计算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的主攻方向;贵州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国家综合计算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安徽明确了适度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实施“新基础设施”行动的发展目标。

“各地新一轮‘新基础设施’规划体现了适度超前布局的特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解释说,“适度”体现在瞄准当前可预见和带动的领域,加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的部署,从而尽快形成网络效应,释放新经济的活力;“超前”是指有些项目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随着大规模的部署,其发展潜力会逐渐释放出来。

刘向东认为,有投资前景的基建项目应提前布局,发挥其逆周期调节作用,同时保证投资的适当性,避免浪费和透支未来,把握好轻重缓急和启动节奏,准确筛选出那些既能对当前投资起到显著稳定作用,又能提升发展潜力、形成长期可复用资产的优质资产。

CCID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剑飞表示,各地在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时,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而不是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造成低端产能过剩。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自身对“新基础设施”设施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地方和行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具体来说,要依托“新基础设施”所在行业联盟和协会,充分吸收各方意见,统一产品标准,防止不同地区标准不同影响“新基础设施”设施的推广和使用,做好“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统计工作。“各地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资源禀赋和产业需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布局数据中心、计算算法、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刘向东说。

5G加速数字化进程

新一轮的“新基础设施”布局,也应该为培育新经济形态提供有力支撑。韩建飞告诉记者,一方面,要加快技术创新,降低使用成本和门槛,增强经济可行性,使其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另一方面,要推动“新基础设施”与制造业、能源、物流、电子商务等诸多行业的融合发展,构建“新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刘向东还认为,应不断拓展重点领域和行业“新基础设施”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高铁、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人员密集区域,以及工业、医疗等行业,应加强5G网络和数据中心的建设。

各地也在加大5G网络建设。云南提出新建2万个5G

5G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是其他“新基础设施”的纽带。“各地将以新一轮5G建设为核心,布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聚焦重点行业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提升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韩剑飞说。

确保投资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弱化的三重压力。要进一步优化“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使其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刘向东告诉记者,在新一轮的“新基建”中,要强调投资的有效性,各地要对投资前景做出预判。要合理设计盈利模式,精细安排融资方式,使其在商业投资中可行,避免陷入债务陷阱。

韩剑飞建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解决“新基础设施”涉及行业的技术难题。此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新基础设施”设施,开放建设运营所需的基础数据,减少其前期投入。

在新一轮“新基建”投资中,很多项目的投融资机制更加灵活和市场化,对社会资本尤其是上市企业具有吸引力。“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成本和准入门槛,同时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支持政策,为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更加专业的金融服务。”刘向东说。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