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 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 2022-04-13 11:20
  • 经济日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和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它是一个重要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国家发改委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紧紧抓住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服务的重大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推进北斗大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提升北斗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北斗应用深度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大局。

据介绍,自1994年北斗系统启动以来,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正式开通到2020年7月,历时27年。目前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有45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应用初具规模。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据相关机构统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在产品制造和行业服务方面,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21年底,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790多万辆公路运营车辆安装使用了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类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得到应用推广。基于北斗系统的农业机械自动驾驶系统超过10万套,医疗健康、防疫消毒、远程监控、在线服务等下游运营服务产值近2000亿元;在大众应用方面,以智能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北斗大众应用取得全面突破。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3.24亿部支持北斗,占国内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94.5%。

此外,在政策法规方面,中国已发布了1000多项与卫星导航相关的政策法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委员会共发布北斗领域国家标准32项、专项标准56项,有力支撑了产品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促进了北斗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发展;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修订工作已经完成,将为今后北斗领域国家标准修订提供基础。

对于“十四五”如何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四大系统”建设和完善入手,推动北斗产业应用发展,使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世界、造福人类。

一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立足北斗应用需求和产业基础条件,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龙头企业驱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结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新信号体系和新服务功能,创新应用驱动技术突破,统筹开展北斗产业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大幅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初步支撑北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学科体系、标准体系和能力评估体系

二是构建融合应用系统。支持和鼓励各行业、各领域实施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推动建立和完善“行业领域”北斗应用服务模式,建设基于北斗的综合时空信息业务管理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北斗与各类应用的深度有机融合,打造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北斗在能源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大众消费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北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针对综合场景的应用需求,加强北斗跨行业、跨区域应用的整体布局。

三是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北斗全面应用,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提高应用效率,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北斗应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系统建设,明确风险责任和利润边界,加强绩效评价,形成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带动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形成泛在定位、导航、授时、位置服务完整产品体系。

四是构建全球服务体系。提升技术体系竞争力,实现北斗系统与其他空间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确保导航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支持北斗应用研发、测试、认证、许可等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北斗全球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北斗短报文的特点和优势,搭建应急搜救、遇险报警等需求的全球公共应急服务平台,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