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手表暗藏风险 多管齐下保护“手腕安全”

  • 2022-08-30 11:26
  • 科技日报

它可以拍照、定位和打电话.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赢得了越来越多未成年学生的青睐。暑假期间,各大品牌儿童智能手表再次进入销售高峰。

然而,快速增长的儿童智能手表市场却是乱象频出。涉密支付引发的信息泄露和金融风险是未成年人安全的潜在威胁。

儿童智能手表不只是手表

“摸摸手表,加个好友!”如今这句话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社交时的问候语。以前的儿童手表只能提供定位、应急通讯等一些简单的功能。如今儿童智能手表经过多年的迭代升级,款式新颖时尚,硬件配置和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儿童智能手表不再像传统手表,更像是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机”,集定位、通话、社交、娱乐、学习、购物、拍照、搜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而且由于其手表的外观,佩戴儿童智能手表往往可以规避“中小学生不得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规定。因此,儿童智能手表深受中小学生的推崇。

儿童智能手表市场蓬勃发展的背后,乱象也在滋生。记者发现,一些儿童手表中可下载的app多达数百款,其中不乏游戏类app。下载这些五花八门的app,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其中,不仅耽误学习,还会影响视力。

其中,部分app一旦绑定手机号,就同步开通免密支付。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孩子可以自由消费,包括购物、在平台开通VIP服务、购买游戏皮肤等。极大地影响了家庭的经济安全。

据公开数据统计,近10年来,中国14岁以下儿童数量保持在2.5亿左右,这些人是儿童智能手表的潜在用户。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14岁以下儿童的数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儿童智能手表的潜在用户仍在增加。据相关机构统计,我国儿童手表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其销量已经达到2990万件。

信息泄露极大危害用户安全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很多儿童手表的信息安全漏洞。儿童手表中的一些app安装后可以获得定位、通讯录、麦克风、摄像头等各种敏感权限。无需用户授权,从而轻松获取儿童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个人隐私信息。

报道称,“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某电商平台销售记录为“10万”的儿童智能手表进行了专项测试。测试人员将恶意程序下载的二维码伪装成彩票游戏。儿童通过这款手表扫码后,恶意程序很容易就进入了手表。工程师可以远程控制这款手表,很容易收集位置信息,监控通话记录,偷看视频。

儿童智能手表信息泄露的根本原因是操作系统太旧。指出这款手表实际上使用的是Android 4.4操作系统,没有任何权限管理要求。由于操作系统的落后,系统会给App申请什么权限就给什么权限,不会给用户任何信息。在这个体系下,App无需用户授权就可以获得多种敏感权限。厂商选择低版本操作系统是降低成本,忽视安全的措施,给孩子带来的是无尽的风险。

廉价儿童手表是信息安全的“重灾区”。科技日报记者搜索某电商平台发现,在售的电话手表价格从35元到3600元不等。既有“小天才”、“华为”、“360”等大品牌,也有很多小品牌,可谓鱼龙混杂。

此外,很多儿童智能手表缺乏对app的监管和筛选,用户很容易搜索到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部分平台还存在诱导消费、pus等问题

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41411-2022 《儿童手表》。该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实施。作为首个儿童手表国家标准,该标准涵盖了儿童手表的关键质量安全和性能指标,如定位性能、通信、电磁辐射、信息安全等。并提出了相关的评价和检测方法。

7月18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行动,以未成年人频繁使用的短视频直播、社交和学习类app、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儿童智能设备等平台为重点,集中解决涉未成年人乱象。本次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专用的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早教故事机等智能设备的信息内容管理,对语音、视频、文字、图片、游戏等场景进行深入排查,彻底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

行业分析师、钉钉科技创始人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儿童智能硬件,安全一定是基础,包括硬件本身的安全和内容的安全。一方面,厂商需要在功能开发和商业实现上保持克制和自律,确保不突破安全底线;另一方面,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在安全方面,尤其是内容审核方面制定详细的准入标准,从而规范儿童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

儿童手表制造、销售等相关行业呼吁,总结完善专项行动过程中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经验,构建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体制机制。比如,在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设立儿童智能硬件安全的行业准入标准,进一步明确儿童手表生产企业和软件开发商的法律责任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将儿童手表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纳入常态监管,为儿童提供一个明确的成长环境。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