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明镜头营销成本超过净利润 经销商数量持续下降

  • 2020-09-10 10:17
  • 中国经济网

近日,镜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镜片)经陈背书,向深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或将在创业板上市。但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出,岳明镜片近三年的销售成本大幅飙升,从2017年的4928万元飙升至2019年的1.04亿元。另一方面,报告期内每年退出的经销商数量始终大于新经销商数量。

营销成本三年增一倍

数据显示,岳明镜片来自眼镜之都江苏丹阳。是国内镜头头生产厂家之一。本次IPO,公司计划募集5.68亿元,其中4.4亿元用于树脂镜片扩张和技术升级项目,其余用于营销和研发支出。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在2019年已降至80%左右。

光学行业“暴利”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由于上下游价格不透明,眼镜的定价权往往掌握在光学零售店等渠道手中,镜片供应商为了抢占市场,不得不竞相降低价格。

另一方面,公司花钱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从2017年底开始,镜头大规模投放广告,不仅邀请明星陈做代言人,还与《非诚勿扰》、《最强大脑》等多个综艺节目做广告合作。与招股说明书相对应的是不断上涨的销售成本。2017年至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928万元、7682万元和1.04亿元,短短3年时间翻了一番。相比之下,该公司2019年的净利润仅为人民币8100万元。

经销商数量持续走低

据了解,岳明镜片有三种销售模式,即直销、分销和寄售,其中直销是主要的销售模式。根据招股说明书,在2019年4.48亿元的镜头收入中,直销占比超过60%。

值得注意的是,据企业调查,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15家客户与岳明镜片发生16起法律纠纷,主要是状告各种法律。原因是岳明镜片的客户延迟付款,虽然岳明镜片赢得了所有案件,但仍有许多拖欠无法执行的案件。

经过对这些法律文件的梳理,发现岳明镜头直接与客户签订了产品销售或供货合同,但未能按照协议向岳明镜头支付全部款项。客户欠岳明镜片的金额从1万元到64万元不等,总计超过252万元,其中8名客户欠款超过10万元。

另一方面,根据招股说明书,岳明镜片的经销商数量在报告期内持续下降,报告期内每年退出的经销商数量始终大于新经销商数量。2018年,共有12家经销商退出公司,只有2家新经销商。2019年无新增经销商,4家经销商退出。截至2019年底,岳明镜片只有91家经销商。

家族制企业曾发生财务内控问题

岳明透镜于2002年9月在镇江丹阳注册成立,由温州商人谢公万创建。谢公万及其兄弟谢公兴和谢公万的妹夫曾华少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83.93%的表决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外,谢红云和谢红星目前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掌握公司管理权。

2017年1月,谢红云的妻子金晓华用个人银行卡出售了公司的废镜片,共收款人民币123.63万元。到了金晓华的银行卡后,123.63万元的款项没有在短时间内划入公司账户。根据招股说明书,金晓华在短时间内将销售金额82.58万元返还给公司,但剩余的41万元直到2018年1月才还清。这笔钱为什么拖延了一年?该公司没有对此做出解释。

身处暴利行业 仅“分羹”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岳明镜片的业绩呈上升趋势,营业收入分别为426,268,200元、509,418,500元和552,501,200元,其中镜片销售收入分别为362,088,900元、429,696,300元和447,828,400元,占862,8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还显示,岳明镜片的成本相当便宜。2019年,岳明镜头的单价仅为6.23元,镜框为20.91元/副,成品镜头仅为56.09元/副。招股书上说,岳明镜片一个镜片的出厂价在13.5元左右。

然而,在市场上,这些镜片以数倍甚至十倍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在天猫、JD.com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岳明镜片的最低价是228元/双,最高价超过1000元。由此可见,岳明镜片作为眼镜的主要制造商之一,在整个产业链中只获得了很小的利润。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