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比特斯拉 苹果进入汽车领域做了哪些准备?

  • 2021-02-08 17:21
  • 汽车头条

最近苹果造车的时候传出一些重磅消息,不仅澄清了苹果和现代起亚之间的“绯闻”,还继续引进汽车领域相关的专利技术。这个曝光的专利叫做“交通手势识别”,它使车辆通过车前的传感器采集交警的手势,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帮助驾驶员停车、减速或转弯。

苹果在汽车领域发布了几十项专利。虽然苹果的车还没有出来,但看起来苹果做好了造车的完美准备,专利技术也差不多安排妥当,只需要一个“代工”伙伴。那么我们来看看苹果在造车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重启的造车梦

"如果乔布斯还活着,他可能会开发一款——iCar汽车。"

其实苹果的“造车梦”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iPod之父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和苹果前董事会成员米奇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都表示,乔布斯一开始就想造一辆车。毕竟,“汽车有电池,有智能系统,有机械结构,和iPhone没什么区别。”

2015年,苹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泰坦计划”从各种渠道流出。虽然苹果一开始很“害羞”,没有在新闻中正式确认造车计划,但苹果的各种“挖墙脚”行为就像夜晚的灯光,不容忽视。

现在,经过多年的规划,苹果终于正式登陆了。美国经济媒体CNBC援引几位知情人士的话说,苹果和现代汽车集团生产苹果汽车的合同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据悉,苹果汽车计划于2024年投产,但最终上市时间可能会推迟。

要造车,先挖人

两家公司,一家做手机电脑,一家做火箭车,看起来完全不合拍,已经有了很深的“羁绊”。对于有钱有势的苹果公司来说,尽快拉起一个造车团队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汽车公司招人,既能带来成熟的造车经验,又能打击未来的同行。

马斯克曾表示,在2018年Model 3生产最困难的时期,他会考虑把特斯拉卖给苹果。但当时对造车很有信心的苹果,不仅没有理会马斯克,还在当年把特斯拉高级副总裁兼工程总监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带回了苹果。

道格菲尔德在加入特斯拉之前是苹果负责苹果硬件工程的副总裁。他于2013年加入特斯拉,时隔近五年重返苹果。道格菲尔德的离开对当时特斯拉工厂和帕洛阿尔托总部的工程师们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苹果从特斯拉“挖走”了很多工程师和高管,包括前面提到的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首席汽车设计师安德鲁金(Andrew King)、副总裁迈克尔施韦库奇(Michael Schweikuch)等。涉及车身设计、动力系统、车辆研发、质量工程等多个领域。

除了和特斯拉纠缠不清之外,其他汽车公司也成了苹果的“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以来,苹果从宝马、大众、福特、博世等众多汽车公司和汽车相关产业公司挖来了不少人才。例如,该“交通手势识别”专利的R&D人员是大众汽车公司的前数据科学工程师萨扬西瓦拉曼。

大公司有大事业,挖墙脚的高管不会伤到骨头,但有些小企业就不一样了。使命汽车公司是一家开发流线型电动摩托车的初创公司,在摩托车行业曾被称为特斯拉。后来这家公司的高管被苹果盯上,最终导致成立于2007年的Mission Motors在2015年倒闭。

一些从特斯拉跳槽到苹果的员工表示,高管和员工加入苹果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工资太好了,员工的工资是他们在特斯拉时的1.5倍。

专利技术扎堆推出

在推出最新的“交通手势识别”专利之前,苹果还曝光了很多其他专利技术。据媒体统计,2019年苹果在汽车领域引进了30多项专利技术,截至2020年12月,苹果拥有近40项专利。在这些专利中,除了智能驾驶技术之外,更多的创新是在汽车设计和智能交互方面。

原因不难理解。电气化和智能化时代的车辆创新之一是给汽车驾驶舱更多的可能性。智能交互、尖端技术和丰富的功能使汽车驾驶舱的设计成为未来汽车发展和创新的关键,也是吸引用户的最重要因素。苹果将重点打造智能驾驶舱是可以理解的。

苹果已经为智能技术做好了准备,但还没有决定为汽车制造寻找“代工伙伴”。几年前,苹果曾接触过宝马、戴姆勒、本田等企业。最近苹果和现代起亚的合作如火如荼,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除了苹果考虑过的这些车企之外,具备大规模生产汽车的能力和实力,能够满足苹果调性和需求的车企并不多。

利益会让苹果坚定不移地继续走在这条路上。摩根士丹利分析师Katie Huberty在1月份曾指出造车对苹果公司所带来的利益,相较于智能手机每年5000亿美元的市场,苹果只需要在10万亿美元规模的汽车行业中占据2%的份额即可实现iPhone业务的规模。

苹果此时入场造车领域,看似已晚,实则是磨刀霍霍有备而来,研发团队、技术、资金都已齐全。在产品真正量产之前,没有人可以预见苹果会为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毕竟,苹果的拿手好戏便是对行业进行创新,将竞争者拉进自己的节奏,最终就像手机和PC领域一样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