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出道 吉利第四代帝豪”已曝光”

  • 2021-06-04 11:40
  • 汽车头条

近十年来,吉利帝豪作为国内汽车市场最畅销的车型,无疑被“推选”为“核心”成员,帮助吉利登上中国品牌销售冠军之巅。同时也为吉利品牌不断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正是因为帝豪在吉利销售中的稳健表现,使得吉利后来推出的博瑞、约伯、星锐、星月等高端产品能够稳步前进。

作为吉利最重要的产品,帝豪今年也迎来了第四次更换。自2009年发布以来,吉利帝豪在过去的12年里售出了超过317万辆汽车,成为吉利最重要的销售代理。

根据协会数据,2021年4月,吉利帝豪单月销量16809台,较2020年同期下降20.2%。而且今年4月,帝豪已经跌出国内汽车销量前十,被多年的老对手长安一栋超越。陈旧的产品和单一的技术成为了现金帝豪的“致命伤”!产品进化迫在眉睫。

启用全新平台,从此摆脱“老旧”

首先,在产品层面,第四代帝豪可谓是一个“内而外”的全面复兴,从平台到外而内都被取代了。特别是在平台上,4代帝豪将使用吉利BMA平台,而不是上一代车型的FE平台。

熟悉吉利的朋友都知道,2010年吉利投资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这次收购给了吉利很多技术支持。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紧凑型模块化架构)平台即将诞生。目前,吉利星月和克林01等车型都诞生在吉利和克林品牌的这个平台上。

对于吉利来说,CMA确实“香”,但它是定位在中型车及以上的框架,定位高,成本高,不能沉入低价紧凑型车及以下。幸运的是,吉利在模块化平台方面有了发展经验,于是开始开发新的架构,现在有了BMA (B段模块化架构)模块化架构。

BMA架构最初的产品是SUV岳斌,现在第四代帝豪也诞生在这个平台上。SUV和轿车不能完全照搬原来的BMA设置,要根据轿车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在动力总成方面要进行新的整体规划。

4代帝豪在同级别中风阻系数最低为0.27Cd,最大高宽比为1.25。车身加宽到1820mm,比上一代高31mm,轨道宽度加宽46mm,100公里制动距离只有35m。第四代帝豪采用最流行的12.3英寸液晶仪表和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液晶屏,发动机规格为1.5L时,发动机最大功率由上一代的109马力提高到114马力。

这是第四代帝豪在BMA框架下的推广。

科技4.0时代的帝豪能否“突围”?

其实纵观整个中国汽车品牌,能卖得好的车很少,但能把车变成爆款继续卖得好。到目前为止,只有吉利帝豪是这样的“孤英雄”。可以说,帝豪绝对是吉利品牌不可动摇的基石。吉利现在需要做的是不断完成帝豪家族在“吉利4.0时代”的产品迭代。

融入4.0造车标准的第四代帝豪,毫无保留地将“品质、技术、时代感”融入整个新一代帝豪。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帝豪,显然不足以用“新”来形容。

第四代帝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全新的外观和内饰设计。用“全新”来形容并不为过。第四代帝豪采用了类似吉利星锐的设计语言,摒弃了之前的水波纹式进气格栅,采用了最新的直瀑布式结构。整体外观看起来比老款更加协调精致。室内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配有悬浮式中央控制面板和全液晶仪表盘,简洁时尚。

在销售策略上,吉利将“模仿”日产Sylphy等一些合资车型的销售形式,即——。宣仪通过新旧销量保持月销量在5万辆左右,成为整个细分市场销量最高的产品,甚至让德系车无法撼动地位。所以吉利需要这样的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帝豪GL将与帝豪第三代、第四代共存,形成帝豪家族三款车一起销售的局面。据悉,帝豪GL将以全新的风格出现。但是这种新旧一起卖的策略的弊端也很明显。

新老家庭,可以说是将一款产品的剩余价值可以全部“榨光”,但这也间接损害了产品的品牌形象,就比如北京现代曾在伊兰特上做到了四代同堂销售,最终导致品牌无法向上突破。而老款帝豪的价格下探也会对其他产品形成一定冲击,这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怎么使用和如何把握。

如果吉利帝豪想要再次进入销量前十,那么需要重新回到月销2万辆以上才能达成目标。对吉利而言,显然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三款产品同堂销售。与此同时,这也成为吉利今年不打算调整销量目标的原因之一。

今年1-4月,吉利的销量已经达到43万辆,同比增长39%,完成了年度目标的29%。随着星越L以及第4代帝豪的推出,吉利想要超额完成任务基本上还是板上定钉的。 

目前来看,合资品牌的“品牌溢价”能力正在逐渐消失。同时,越来越多国产轿车的崛起也证明这个市场的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颠覆性”的新产品,尤其是在用户消费理念更加务实,更加追求产品体验的今天,合资品牌很明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谁还敢说在这个时代“开合资比开自主更有面子呢?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