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的人才焦虑与工程师的“资本疲劳”

  • 2021-07-29 11:34
  • 汽车头条

当智能化转型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政治正确时,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等领域的人才竞争成为一场亮眼的战争。

进入2021年以来,传统车企与新势力之间的“抢人大战”尚未到最后的篇章,但巨头官宣造车的消息却接踵而至。百度、小米、滴滴相继进入市场。就连多次高喊不造车的华为,也给自己留下了伏笔。

资本瞄准智能汽车的“未来蓝海”,但人才储备仍在现实中。

存量难以挖掘,增量却又不符预期

就像互联网一样,人才的发展很难跟上产业变革的速度。

教育部等三部门曾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联合发布中预测,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将达到85万,缺口68万;2025年,这两个数据将进一步放大,达到120万人。

事实正是如此。根据猎奇发布的《2021Q1中高端人才市场春招跳槽数据报告》。新能源汽车是今年一季度中国新增就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同比增长103.54%。2021年,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企业招聘岗位数量和求职者关注度持续上升,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销售、用户运营等岗位需求同比增长1.8倍以上。

企业需求快速增长,但人才不是短时间培养出来的。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人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崛起而涌现的电池、电机、电控相关人才,二是目前智能汽车所需要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细分领域的人才。

前者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不再供不应求,后者则成为现阶段各大主机厂商的热点。“智能工程师很难谈论,因为他们有很多选择。”互联网时代过后,猎头已经适应了这样一个“稀缺”的市场。尽管如此,“对不起,暂时不需要”这句口头禅依然是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根据脉冲数据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启示录》数据,2021年上半年,感知算法专家等技术研发岗位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布最多的岗位,而项目管理和运营岗位则是求职者投递最多的岗位。

人才供需错位,企业与人才背道而驰。这种情况使得“高精尖人才稀缺”仍然是一个招聘难题。

股票难以挖掘,增量不符合预期。就像当前的汽车市场一样,焦虑的行业趋势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粥多僧少”,工程师的“资本疲倦”

人才短缺早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或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标准,但各大企业“人才焦虑”的根源却是资本市场的“热钱”。

新势力“魏小丽”不断集资。恒大每秒拿下260亿港元,就连濒临破产的FF也拿下了10亿美元的“上市合同”。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融资总额已超过500亿元。

资本市场的激烈给新造车企业带来了“金锄”,特斯拉“跑通”的自研模式给了黄金车主们砸钱的信心。

根据BOSS直聘数据,造车新势力给出的平均月薪同期增长了21.6%,达到15367元,自动驾驶算法相关岗位年薪甚至可以达到百万以上。

月薪几万元与股权激励相匹配,财务升值是劳动者一夜奋斗的回报,但不一定是触动每个人的暖心指数。

“变革”、“创新”、“公平晋升”是新势力吸引人才的标签,但996、高压、折腾、年龄歧视

就像百年来高薪私企与公务员的争论一样,“企业文化、新理念、窗口”这些虚无缥缈的概念,成为了部分求职者的负担。“这些会让我觉得很累。在我这个年纪,我更愿意去做一些我能做并且理解的事情。互联网只是实现它的一种手段。没必要把进入互联网企业当成人生目标。”“我身边有朋友去了一家新的动力汽车企业,确实涨工资了,但是价值没有翻倍,比原来传统企业的人累多了。

与外界关注的薪酬待遇不同,通过对脉动App站新能源汽车人才讨论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各大企业的反复竞价已经带来了“资金枯竭”,影响新能源汽车人才“落锤”的是行业热点和企业口碑。

某新势力的资深产品经理曾在采访中坦言:“一家纯互联网背景的造车公司,可能会给我更高的工资,但我不会对这样的企业有向往,因为我不相信纯互联网公司能造车。”

在造车的赛道上,高薪不一定是赢得人才的法宝。在“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用人单位的良好口碑可能更为重要。

身处风口未必安分,企业诱惑需“常读常新”

跨界新车制造商给予的高度评价

薪和股权并非能把人才抽干,即使如此,如何长期留住跳过来的优质人才也是很多车企HR苦恼的新问题。

《新能源汽车人才启示录》显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活跃度已经赶超“古典互联网”,表现出较高的求职意向。新能源汽车虽然是经济热区,但身处风口的人才们,不安分程度也相对较高。

转行的难度随着产业融合而减少,进入车企的人才却不一定安心留在汽车行业。

这些“汽车人”不仅关注“理想、蔚来”等头部新能源车企,“字节跳动、华为、美团”等科技企业也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跨界引才已成常态,对于车企和互联网巨头来说,激烈的抢人大战都需要重研新的打法。 

一篇《致阿里》的文章疯传,见证着曾经股权激励时代的隐没,“感谢小马哥”的声响,被大小周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所掩盖。

一个行业新势力的发展,最密集的人才群体通常是年轻人。可相比长达数年、还要看公司业绩“脸色”的股权激励,这些中流砥柱们更关心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当下肉眼可见的物质回馈。

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年轻人意识到自己不是“工作机器”。“在工作以外,这个世界有太多美好的风景、事情和情感需要去体验”,“每次看到拿着稍高一些薪水的同龄人猝死的新闻,我都去提醒自己,无论如何,生理和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关于汽车制造业组织架构和薪酬体系的考验。“拥抱变化”不仅仅是产业、行业下的主题,如何调整价值观的传达方式、如何让自己的激励方式持续行之有效,也许才是争夺人才的必要法门。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