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车”到“挖矿” 车企扩张背后有无奈

  • 2022-06-02 11:25
  • 汽车头条

在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的背景下,车企加快了“挖矿”的步伐。5月30日,由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和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间接共同持股的富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其经营范围包括: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储能技术服务;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器配件销售;以及石墨和碳素产品的销售。

从上游原材料到动力电池,再到终端整车产品,这两年“涨价氛围”弥漫整个汽车行业。面对原材料价格飙升,无论电池厂商还是下游车企,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无一幸免,后果就是汽车产品价格纷纷上涨。

以碳酸锂为例。今年1月,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价格约为30万元/吨,较去年的3.6万元/吨上涨近十倍。到3月份,其价格已飙升至50万元/吨。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原材料镍、钴、铝等价格虽略有波动,但总体仍呈强劲上涨态势。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挤压了下游车企的利润空间,也迫使其加快“挖矿”产业的步伐,试图控制上游端,降低下游端的成本风险。

整车企业下场“采矿”

早在2020年9月,特斯拉就宣布获得了内华达州1万英亩含锂粘土层的使用权。特斯拉工程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利诺(Drew Baglino)也表示,将开始在北美建设正极材料工厂,特斯拉将在正极材料工厂附近建设锂转换工厂。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被问及特斯拉是否可以收购一家矿业公司,他回答说,“不是不可能。我们将解决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过渡的任何限制。这并不是说我们想收购矿业公司,但如果这是加速转型的唯一途径,那么我们就会这么做。”也表明了特斯拉再次开发矿产资源的决心。

不仅是特斯拉,比亚迪等厂商近年来也在布局上游原材料。今年1月,比亚迪与智利签署锂矿开采合同,以6100万美元拿下智利8万吨锂矿开采权、7年勘探权和20年生产权。

从“造车”到“电池”再到“挖矿”,这些车企似乎在一步步垄断整个汽车生产链。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也是车企的无奈之举。

有专家分析,企业“挖矿”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控制供应链。目前主要是上游金属原材料涨价。如果像以前一样只是买电池,会增加车企的成本。

比如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是主机厂,都是电池厂商,所以之所以往上游走,跟电池技术有关。毕竟在电池降低成本的大趋势下,各电池厂商都在向上游延伸,所以需要和上游原材料厂商进行深度合作。因此,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防止电池厂商垄断矿产资源公司,车企必须未雨绸缪。

“锂”谱价格,供应困难

在众多原材料中,金属锂是“硬通货”。对于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来说,锂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如马斯克所说,“锂的价格已经涨到了疯狂的程度,这使得特斯拉不得不直接开展大规模(锂矿)开采和提炼业务,除非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然而,锂资源的开采仍然十分困难。

首先,锂元素很多,但分布和利用不足。据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0年,全球锂资源探明储量已达8551万吨。如果按照这个储量计算,可以供1亿辆电动车使用86年。更多数据显示,到2021年,th

从分布来看,主要有五种存在形式:闭盆卤水(盐湖)、锂辉石、锂粘土、油田水卤水、地热卤水、锂沸石。但目前,澳大利亚是能够满足高质量和大规模开采条件的主要地区,与主要的新能源消费市场相距甚远。

在利用方面,锂辉石和盐湖是目前行业内主要的矿源。其中锂辉石含锂量高,开采周期短,是首选。虽然盐湖提锂也受到了业界的追捧,但仍然是一个增量和备份的选择。但由于成本、开采难度等因素,其他形式仍在努力中。

此外,采矿项目周期时间长。有专家指出,包括锂在内的所有矿产都具有周期性:矿产价格不高时,无人开采,供不应求;但价格上涨后,各方都会进入上游加大开采力度。

以盐湖提锂为例。整个提取过程需要经过干燥、沉淀等多道工序,时间跨度一般为12-18个月,至少一年。如果加上项目开发周期,需要8-10年。锂辉石矿项目,从开采到投产,也需要2-3年。

相反,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

根据乘联会2022年1月报告,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渗透率约25%;新能源汽车总量预计超过600万辆,普及率约22%。

锂前段供应难以满足夸张的汽车提速供应端,供需矛盾导致价格短时间上涨。

锂价格居高不下,车企压力大。该电池系统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占比接近 40%。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正极、电解液制造都离不开锂原料。

根据华宝证券最新预测,今年三四季度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有望维持在48万-50万元左右,相比于去年同期不足10万,整整高了4倍多。有网友整理了一份从2000年到2021年,碳酸锂价格变化表,可以看出尽管各时间段数据不同但峰值维持在13万左右,与50万相差巨大。

也难怪今年三月,理想汽车CEO李想感叹:“碳酸锂的成本可能就3~5 万元,不应该那么贵,是暴利。”

对于车企而言,原材料成本正在不断蚕食下游车企的利润,而车企为避免风险,不得不提高价格,最终将“钱”转嫁给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近 80% 锂矿资源主要集中于美洲四湖以及澳洲六矿,我国锂储量仅占了 7% 左右。但作为最大的锂消费国家,我国锂产业需要只能通过进口来补齐供需的缺口。

尤其受限于疫情和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车企“采矿”不失为降低风险的无奈之举。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