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谈氢燃料:企业在发展 就是“标准化”自己

  • 2020-09-23 10:33
  • 汽车头条

"在汽车领域,氢能时代已经到来."带领企业大胆迈出第一步的MAXUS EUNIQ 7和副总裁兰的出现,对新能源汽车的探索依然充满敬畏。

优尼科7是第一款基于SAIC第三代燃料电池技术的战略车型,9月13日首次在上海发布。也代表着SAIC大通在2017年中国首辆燃料电池宽体轻型客车FCV80商用后正式进入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领域。

在发布会上,除了发布EUNIQ 7外,还发布了SAIC的“氢战略”,即2025年前至少推出十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SAIC捷氢科技将达到数百亿的市场价值,并建立一支拥有1000多名员工的燃料电池R&D及运营团队,形成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销售规模,市场份额超过10%。

值得一提的是,当全球汽车公司开始布局氢燃料时,SAIC是第一个提出“氢战略”的汽车集团。

从FCV80到EUNIQ 7蜕变

SAIC在氢燃料的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绝非偶然。在燃料电池方面,自“凤凰一号”以来,SAIC 20年来一直坚持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应用和工业推广。从2001年参与国家“813计划”,到2010年掌握电力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再到目前的第二阶段,SAIC开启了燃料电池系统国产化的序幕。

2014年面向年轻乘客的FCV80商用推出,使其成为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宽体轻型客车,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轻型客车,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新准入标准的燃料电池轻型客车。

“SAIC大通MAXUS FCV80早在2017年就已上市,目前已有近500台投入商业运营,最长运营里程为7万至8万公里。”兰表示:“在上海,嘉定114路的6辆燃料电池汽车早在2018年就已投入运营,累计里程超过30万公里。事实上,燃料电池汽车早就在我们身边了。”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按下氢能电瓶车大道上的加速键。“今天发布的SAIC大通MAXUS EUNIQ 7针对城市旅游领域,增加了600公里的氢寿命。只要间隔四五百公里有一个加氢站,就能支撑氢能社会加速着陆。”

据兰宋庆介绍,与FCV80相比,EUNIQ 7成本更低,技术开发也有很大提高。比如在储氢容量方面,EUNIQ 7是国内第一款采用70MPa储氢罐的燃料电池车,相当于海底7000米的水压,从而实现了更高的储氢密度。

感谢EUNIQ 7在各方面的良好表现,SAIC透露也参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此同时,SAIC还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了一些轻卡产品,用于环卫运输等工程车辆,并配备了第三代氢燃料技术,在续航里程、承载能力和低温性能方面都能很好地满足冬奥会的需求。

氢燃料技术路径探索

其实氢燃料电池对于整个汽车圈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新词,但是相比国外火热的氢燃料电池市场,虽然我国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是很多商家由于成本、储运困难等各种原因而望而却步,纯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吸引,所以氢燃料电池自然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面对这样一个难题,SAIC也在努力寻找解决办法,并取得了突破。“燃料电池乘用车受基础设施限制较大,所以目前更适合商用车”。兰表示,将以商用车为起点,围绕氢加气站运营,在公共交通、物流、城市出行等方面走在前列。在此基础上,SAIC未来将向乘用车转移燃料电池技术。

毫无疑问,MAXUSEUNIQ 7是SAIC多年来氢燃料研发的成果之一,也是SAIC在燃料电池领域的代表。未来,SAIC将全力以赴研发燃料电池。

工信部明确表示,氢燃料电池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并表示将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根据计划,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将达到100万辆,加氢站数量将超过1000个。

基于对未来趋势的判断,SAIC坚定地研究和开发了燃料电池,这些电池在其旗帜下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展示。“SAIC大同、红岩、SAIC轻卡等SAIC汽车公司已经部署了氢燃料电池车型,包括纯电动车型。在改变汽车工业的过程中,SAIC集团在新四个现代化的布局下采取了行动。”兰宋庆说。

今天的阶段性成果,在兰看来,是企业向前的结果,企业向前应该是“标准化”的。“20年来,SAIC一直深入参与燃料电池领域。在过去的七八年里,积累的开发经验、规范和流程形成了实验标准,最终形成了交付。目前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兰宋庆说。

可以说,SAIC已经走到了风口浪尖,走上了氢燃料领域的快车道,还有无数的可能性等着这个“先锋”。不过,兰仍然有信心继续研发氢燃料。在他看来,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可以带来更多环保的出行方式,这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