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农业”助力农村振兴

  • 2021-03-01 13:55
  • 新华社

2月28日电 春耕期间,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人机操作员于颖正在忙着维护农用无人机。

对于颖这一代人来说,许多农村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而在发达的沿海地区工作。于颖选择留下来帮助农业公司种植水稻。不同的是,他再也不需要“双脚下地”,公司现在正在使用无人机、无人机等新型农业机械种植水稻。

于颖说,1月初,他和他的公司伙伴每人操作了几架无人驾驶飞行器,种植了3000多英亩油菜籽。“如果你以后用无人机和无人车种地,城里的年轻人一定会爱种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年轻人不愿务农、传统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低下、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迫在眉睫。

近年来,农业无人设备和智能技术在我国农村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劳作,种田读书,传宗接代”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于颖和数亿农民正在经历“机器替代”的历史性转折点。

于颖所在的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江西建立了第一个“万亩智慧示范农场”。该公司副总经理肖积仁表示:“每年春耕,四架无人机忙于飞播作业,单台机器每天可播种400亩,比传统的人工直播效率高出20到30倍。几台插秧机也投入战斗,三四天就播了一万多亩地。农时被抢,每亩成本节省一半。”公司目前已实现农田播种、追肥、除草、收割全“流水线”机械化作业,26人可种植1万亩土地。

江西省高安市石岙镇的“90后”粮食种植者但丁正在检修农用无人机。(图片,高安市委宣传部提供)

江西作为农业大省,很多农村都建立了用于农业生产的智能大棚,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水稻秧苗、蔬菜、水果的生产环境进行监控。种植者只要通过手机联网,就能知道果蔬苗是否缺水缺肥;棚内水肥一体机直接点击操作,可自动浇水和输送肥料,节省人力,提高种植和管理精度。

在湖南岳阳,一些年轻创业者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开发出专门用于龙虾养殖的“无人艇”,以及“鸡脸识别”、“AI养猪”、“农业物联网”等。农业博览会和农业博览会上不断出现新术语。如今,“无人农业”就像“星星之火”,正在中国农村掀起一场“燎原之火”。

目前,中国积极参与“无人农业”的主力军是年轻人。2018年,江西90后粮食种植大户但丁招募9名年轻人组建自己的农业机械团队,先后购置5台旋耕机、5台插秧机、6台收割机和3台无人植保机,探索粮食机械化种植的全过程。他坚定地说:“未来的农耕一定是农机的天下!”

2020年,华南农业大学项目组在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无人水稻种植场,实现了种植、管理和生产环节的全覆盖,机库场自动转移,不同条件下自动避障和停车,确保安全,对作物生产进行实时全程监控。

目前,中国加快了数字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技术得到开发和应用。融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物联网的农业信息采集技术日趋成熟,基于北斗自动导航的农业机械运行监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数据,2018年我国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67%,300多个示范县率先基本实现全机械化。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已销售各类自驾车农业机械设备和系统11700余台,同比增长213%。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