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干部带头 提高“三农”工作技能

  • 2022-02-09 11:12
  • 人民日报

“三农”领域涉及面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干部没有几把刷子不行。广大“三农”干部必须提高工作技能,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做群众的“领头雁”和“爱心人”。

提高发展本领,壮大富民兴村产业

冬天很暖和。湖北省建始县泾阳镇白果树村的柑橘园在清江边,果实累累,鲜花盛开。村民刘子安正和商人一起摘橘子,脸上挂着微笑。

清澈的河水很好,橙汁很甜。去年,刘子安种植了15亩柑橘,年收入超过10万元。建起了四层小房子,日子过得和橘园一样红火。

小柑橘之所以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金果”,得益于村干部的主动作为。近年来,白果树村两委班子利用好资源禀赋,在咨询农业专家、充分调研后,指导村民种植柑橘、柚子1000余亩。去年底,700亩进入丰产期,鲜果产量180万斤,全村年收入600多万元,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扎实牢固。

“三农”干部要学会‘吃透两头’,才能把握产业发展。既要准确理解中央精神,又要充分结合村里群众的感受,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文章布局,切忌贪快。”建始县委书记张远平表示,该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介绍相关专家和农业龙头企业领导为“三农”干部传经送宝,另一方面组织干部外出学习,开阔眼界,学习经验。

要振兴农村,让农民富裕起来,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产业发展。培育产业不是复制,不能一窝蜂往上涌,必须注重差异化,形成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朱莉镇塘地村是著名的“花木之乡”。村里9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花木产业。近年来,许多城市居民喜欢在周末去郊区旅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带着两个村委会的团队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集思广益,打造了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育儿教育农业旅游研究模式”,满足了中小学生的教研需求。去年国庆以来,5万多名游客和学生来村观光学习,村集体经济增收200多万元。

“发展农村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尊重市场,注重差异化,决不能拍脑袋、凭感觉做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表示,“三农”干部要充分认识产业兴旺的内涵,掌握特色产业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则,提前做好调查研究,优化空间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和建立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精准满足群众需求

我们党的基础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重视和善于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合格、工作称职、领导能力强的基本标准。

和农民坐在同一条长凳上,谈论“一个家庭”.“三农”干部要想脚踏实地,必须向农民学习,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还要注重搭建平台,优化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有些人建议群众的工作场所多,干部如果“打乱仗”,效率低,问题难解决。这就要求“三农”干部在服务群众时要提高系统谋划、任务分解和落实的能力。宁波市北仑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新一届两工委书记蒋说:“我们注重分解任务、下订单、算账,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鼓励村干部担当领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村民‘件件有登记、件件有回音’的要求。"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陶元浩认为,“三农”干部要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经常下基层、上农民之家,倾听农民诉求和期待,尊重农民首创精神,遵循农村发展规律,搭建基层治理平台,不断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让最广大群众受益。

重庆市荣昌区将治理单位由村民小组调整为10-30户农民小院。村民们定期召开院坝会议讨论问题。同时,3-5名党员和群众组成一个小院委会,负责在院内组织会议,收集群众感受反馈等。从而达到“麻烦不离院、问题不离村、诉求不离镇”的治理效果。福建省福清市实行“党员引领工程”模式。全市438个村有5200多个电网。网格内每个党员联系3-5户,实现服务全覆盖.

当人们遇到问题时,有反映问题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机制。村民主人翁意识增强,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自然上升。

增强培训针对性,补齐能力短板

干部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事业阔步向前,各地都在下大力气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针对部分“三农”干部经验不足、对农业农村认识不足、工作方法不扎实等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了教育培训。建始县抓住新一届的机遇,全力培养新一届村(社区)委员会成员。该县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心打磨课程设置,聚焦基层精细化管理治理、人民信访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基层工作。“课程设置科学实用,教学方法和弥补不足,让我们对工作有方向和信心!”一位参加培训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说。

教育打开了干部的眼界,让大家更好地把握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要求,提高了自己的绩效技能和能力。

在浙江,培训帮带全面展开,市县党委书记讲第一课全覆盖,16万名村社两委干部5天集中培训全覆盖,新任村社党组织书记、相对后进村社书记、新进大学生导师帮带全覆盖。在福建,实现第一次对全省3300多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行全员培训,涉农干部“造血”本领得到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此次村两委换届后,班子里多了年轻人、能人。福建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王文认为,不少新进班子人员年纪轻、有活力,但也相对缺乏“三农”工作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在做群众工作等方面能力不足,很有必要开展教育培训。“要用好乡镇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远程教育等线上线下阵地,分级、分类、分批培训‘三农’干部。”王文说,“还可以推行导师帮带制,选定一些对党的事业充满感情、乡村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党员干部作为导师,指导帮带年轻乡村干部,全面提升其能力本领。”

“干部如果不了解‘三农’工作,工作就缺乏系统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干成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表示,“破除盲干、蛮干,组织实施科学化、精准化的培训必不可少。同时,培训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必须结合干部和‘三农’工作实际需求,补齐干部能力短板。”

各地还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精准考核测评,倒逼干部提升工作能力。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干部“领跑竞跑”工作实绩赛比机制,本次乡镇换届中,通过逆向交流、改任职级公务员等方式逆向调整22人,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格局。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