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消费蒸蒸日上 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 2022-02-11 15:38
  • 人民日报

春节是消费的旺季,也是观察农村消费趋势的窗口。在广大农村,智能家电安装在农家院,家家户户的餐桌都追求健康和绿色,线上点餐成为新趋势。从千家万户的春节“购物车”中,我们感受到了乡村消费的温暖,体现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势头。

消费在升级,从“有啥买啥”到“啥好买啥”

“喝长江水,吹山风。我的橘子又甜又多汁,所以我可以安全购买,健康食用。”向长宇正拿着她的手机,开怀大笑。镜头里记录着三峡人的流水、云朵、橘子、红绿树,网友们在呼唤新鲜。

手机改变生活。向长玉住在湖北省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直播送货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农活”:“过去,老人机只能接电话。有了智能手机,我可以在微信上聊天,拍视频,让橘子从大山里进入大城市。”向长宇特别关注手机这个“新农具”。“画面拍得好,网友们很喜欢。最近捡到一个拍摄功能强的,过几天就买回来。”

全村光纤网络、移动信号全覆盖,不少村民登上了互联网快车。“我以前经常去邻居家上网。现在我已连接到网络电缆。网速很棒。我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向长宇说。

消费升级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过年的时候,向长玉忙着招呼亲戚,水炖鸡,红烧鱼,腊猪蹄.桌子满了。“鸡肉味道鲜,营养丰富,年前特意买了5只。”在她的储物架上,有各种各样的肉、蛋、奶和新鲜蔬菜,以及许多受欢迎的保健品。

看质量,看品牌,看个性。向长宇的消费观念也变了:“衣服新款式,鞋子软。现在我们不仅要穿暖和的衣服,还要穿得好。”

从温饱到家具家电,农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结构不断优化,既有数量上的增加,也有质量上的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实际增长15.3%。其中,交通通信支出213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5.8%;教育娱乐支出164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5.7%。

农民的“购物车”与增收书籍相连。“蜜红薯软糯甜,8斤88元一盒,口感好,寓意好,订单不断。”河北省邱县后段寨村村民刘艳霞,从前年忙到年底,合作社一年卖红薯7000多吨。

“口袋鼓鼓的,日子好,我们要爽朗活泼。”刘艳霞兴高采烈地说:“几年前,我和一家家政公司约好了,房子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买了十几个礼包去走亲访友。糖果、新鲜蔬菜、牛奶零食,在县城超市买的。”

刘艳霞也沉迷于网上购物。“下单买海鲜,春节期间和亲戚一起尝尝。网上有很多款式和便宜的电器,所以我买了净水器和电饭煲。各种产品可以随意挑选,快递过几天就到,真的很方便。”

农村消费良好势头的背后,是农民越来越多的“腰包”。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9265亿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增长10.5%。“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落地,农村产业快速发展,让农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道。

消费更方便,从“盼赶集”到“随时买”

装修新房搬进新居曹景平,“镇上有很多商场,什么都卖。折扣力度大,保养管理好,可以放心购买。”曹景平说:“我买了一台四门变频冰箱,把电视换成了大屏幕,把微波炉和空气炸锅排好了。装修新家花了3万多元。”

“买大件东西到镇上,平时用粮食,在家就能解决。”村里有几家便利店,有米粉、粮油、果蔬、五金百货。曹景平骑着小三轮车,几分钟就到了。“雨村还有一家24小时营业的超市。如果缺盐少醋,就没有后顾之忧。”

“以前,如果你想买东西,你必须掐着手指去市场。你得一次买好几天的食物,然后食物就会枯萎。现在就买,新鲜吃。”曹景平表达了情感。

在嘉祥,县城有大型购物中心,镇上有综合商店,村里有便利店,商圈覆盖的村民越来越多。“结合人口分布和消费习惯,县城转型升级为综合商业服务中心,镇村完善购物娱乐设施,农村加强便民服务能力,县村联动织密商业网点。”嘉祥县商务局副局长朱振虎介绍。

看,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在全国县域不断推进,进一步激发了消费热情。商务部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弥补农村商业短板,提高农村商业发展水平。

在优化农村消费“硬条件”的同时,“软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村里的超市商品齐全,购买渠道放心。去购物中心、专卖店和售后服务中心购物。”来自嘉祥县满洞镇吴村的村民宋谈到了这一变化。“以前我们都是赶着去参加大型聚会,找不到人。我们经常追一只鸡,放一头牛。”

设立“市场经理”,并由市场监管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让农民放心购买。“食品、烟酒、服装、鞋帽是重点抽查品种。节前节后是重点监管期,农贸市场是重点防范区。我们列出问题清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嘉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可欣介绍,去年完成县级食品抽检2830批次,规范了12个农村大区域。

各地严打,打造干净繁荣的农村消费市场。自2020年10月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在全国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违法案件16.2万件、查扣违法产品4369吨。

基础设施提档,物流网络补链,释放乡村消费潜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乡镇和村两级消费市场占我国消费市场总体的38%,消费潜力大。

嘀嘀嘀,清亮的喇叭声回荡小山村,小客车驶来了。“出门水泥路,抬腿上客车,坐车到镇里,20分钟就能到。”四川省丹棱县张场镇廖店村村民廖秀芬挎着大包小包,“去镇里买了点新鲜菜,招呼亲戚们。”

山叠叠、路弯弯,廖店村深藏在大山里。“过去一年到头出不了几趟门。”逢年过节,廖秀芬攀坡越岭,走11公里山路赶集,背上的竹篓塞得冒了尖,“买家具家电,车开不进来,就得找壮劳力扛到家。”

不让大山阻隔农民的消费热情。丹棱县推动农村公路通村组,完善乡村客运体系,全县所有乡镇建起农村客运站,建制村客运覆盖率达到100%。奔驰在山乡道路的客运车,连通了城乡,对接了供需。

“一天两趟车,啥时候想买啥时候买,大件商品也能送上门。”廖秀芬感慨,“客运站就建在家附近,前几天,我才逛了趟集市,买了身新衣服。”

农村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激活乡村消费提供坚实支撑。目前我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实现了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59.2%。

挖掘乡村消费潜力,畅通物流是关键。各地不断探索,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天麻麻亮,车灯照着蜿蜒山路,来自江西省安福县严田镇南村村的物流员彭智豪开着面包车,赶往9公里外的仓库。扫描、录入、分拣,一件件快递从这里出发,将送到附近的50多个乡村门店里。

“从总仓、分仓再到千家万户,中转少、速度快,离得近的,前一天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彭智豪介绍。

一件件快递,显示了乡村消费的火热。“学会了智能手机,坐在家里就能‘逛’全国。”54岁的严田镇青桥村村民彭秋强感慨。

目前全国98%的乡镇有了快递网点,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持续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国行政村实现快递直投的比例超过80%。“让村民切实享受互联网便利,要持续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快递点布局、发展冷链物流,整合交通、邮政、快递公司等资源,不断疏通农村消费最后一公里。”李国祥建议。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