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古梅+百合”成乡村旅游“新名片”

  • 2022-06-15 11:26
  • 云南网

进入六月,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东山彝族乡干海村朝阳村民小组“古梅树+百合”“一村一品”特色基地游人如织,能歌善舞的彝族小姐姐熊春香自愿给大家当起了向导。

祥云县东山彝族乡有汉、彝、白、傈僳、苗5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6.7%,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是祥云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的乡村振兴路子。

在这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乡镇,森林覆盖率高,溪流、泉眼较多,渔泡江穿境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东山彝族乡干海村朝阳村民小组,现存古梅树2700多株,其中树龄最长的达600余年,100年以上的有1060多株。古老的梅树见证了祥云少数民族地区的沧桑巨变,也构建成祥云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绿色发展带”上名副其实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后花园。

有了梅林的庇护,田地的土质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1世纪初,干海村委会积极探索“古梅树+百合”的套种模式,开发了青梅、梅子酒、药百合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了梅系列产品与百合绿色有机食品“双促双收”。同时,吸引了不少观赏梅花和采摘青梅体验,观赏百合和挖百合体验的游客,带动特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之路。

据干海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介绍,2700多棵梅树,每年每棵平均产值约500元,套种百合516亩,亩产值1.2万元。梅林与百合套种成功,带动周边村委会大力发展百合产业,2021年东山乡种植百合3000多亩,产值3500多万元。目前,已成功申报“祥云百合”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获得百合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创新开发出“东山百合月饼”,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品附加值。

“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让我们山区也过上了城里一样的生活。”熊春香感激地说,“我们走的是水泥路,种的是百合,酿酒有古梅,卖农产品有电商,逢年过节或办喜事大家围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富足而欢乐。”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