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水田解决占补平衡问题 近年来 广东省开垦了30多万亩稻田

  • 2022-08-05 16:49
  • 南方日报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广东通过开垦水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了多年的耕地占补平衡,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广东人均耕地少、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没有改变。

广东有哪些坚守耕地红线的硬措施?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唤醒沉睡的耕地”系列报道,从全省各地挖掘典型实践案例,为耕地保护探路。请注意。

唤醒“沉睡”的耕地

“以前这里是荒地草原,很少有人愿意种粮。既然县里的人都修了水田交给我们种,我们每年都能大丰收!”韶关仁化周田镇麻洋村水田种植户徐大爷笑着说。盛夏,韶关仁化3000亩耕地里,稻香花香飘。

近年来,在广东各地,连片的荒地、旱地通过耕种水田,短短几年就变成了水田、良田,“沉睡”的耕地被唤醒了。

今年7月,广东出台的12条扶持后期粮食生产措施也特别提到,要大力推进水田耕种,确保完成2022年水田耕种5万亩的年度任务。每年将在公认的耕种稻田中种植一季以上的水稻。可见,围垦水田已成为广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记者采访发现,要复制推广这一模式,不仅需要进一步加深村庄和群众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要在种植水田的投入、种粮收益和农村长远发展之间取得平衡,让种植水田带来的效益真正反哺乡村振兴。

科学选址实现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和利用

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各地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相应的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开垦水田就是将土地性质为耕地的旱地开垦改造成水田。

安铺镇位于湛江廉江市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古镇之一。这是廉江市推进水田复垦的重点区域之一。

"在开垦之前,这片稻田就像另一边的荒地,长满了杂草."廉江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与耕地保护股股长唐尚英告诉记者。从安铺镇890乡道到朱潘海村,两处农田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耕种的水田,水稻长势良好。另一边杂草丛生,是村民用来堆放杂物的。

“旁边的土地很快就会被开垦。村民们看到了复垦的效果,参与热情很高。”唐颖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旱地都可以耕种成稻田。水田复垦工程的选址应综合考虑地形、坡度、水源等多种因素。选址是否科学,也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落地的关键环节。

此外,为平衡好复垦工程成本和种植收益,各地一般优先选择集中连片、规模较大的地块进行水田复垦。

事实上,“连片保护”也是广东耕地保护的要求之一。今年6月,省自然资源厅、省厅所以当地往往要在前期的沟通解释上投入大量的工作,通过已经开工的项目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下一步,把征用的旱地变成水田,就相当于改良了一块地的土质,并不难。

广东广济建设集团项目经理陈志通参与了湛江廉江多个水田填海工程的建设。他介绍,水田耕层剥离再利用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在广东,如果建设项目占用农田水田,占用位置的水田耕层——适合耕种土壤,需要剥离用于其他地块的土壤改良。这种方法就像土壤的“移动”。

湛江廉江将渝湛高速公路项目、东环大道项目占用的水田耕土剥离后,运到竹畔海村、马劳村等地,与耕水田的土壤混合后回填,实现土壤改良。

这一步完成后,土地只是“生地”,初期种植效果会更差。经过几轮试种和改造,“生地”会逐渐变成质量更好的“备地”。

给被占用耕地的土壤“搬家”

水田复垦项目在前期项目完成后,只有通过自然资源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的联合验收程序,才能转化为水田指标。通过跨区域交易,水田的指标最终会给项目所在地带来收益。

这个周期有时甚至需要几年。所以水田的种植,无论是农村还是参与建设的企业,都是一笔“长账”。

稻田复垦工程的另一个“硬目标”是每年至少种一次水稻。只靠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收入不高。

因此,为了促进稻田的种植,各地更有必要探索如何管理好种植的稻田,以确保粮食安全,并使农村特别是农民受益。

广东很多地方对水田的开垦采用了稻-稻-薯轮作模式,即在同一地块上至少种植一季水稻,然后种植一至两季其他经济作物。“冬天冷,不适合种水稻。第二,通过搭配,可以种植经济作物,获得种田收入。

也可以提高。”珠盘海村的一位村民说。

在江门市台山海宴镇华侨农场,由盐碱地垦造出来的水田除了试种海水稻,当地还积极探索“稻虾蟹共生”的立体生态混养模式。

土地变了样,农民的身份也往往发生转变。原先分散、闲置的旱地通过垦造水田变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各地乡村再通过培养种植大户或引进种植企业,将土地承包、统一经营。农民除了收取租金,还能到田里劳作,获得稳定收入。而种植大户或企业则是通过规模效益获取利润。

垦造水田获得的经济收益,又进一步反哺了乡村振兴,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前段时间暴雨天气持续,如果不是之前垦造水田时兴修了水渠,平整了道路,水估计就漫上来了。”廉江市横山镇南圩村黄村垦造水田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省内各地的垦造水田项目一般由地方政府与村民签订租约,在租期内由政府部门将耕地托管给种植大户或企业经营,经营者则必须保障种植粮食的指标。比如,在廉江,这一租期就是7年。但在这一租期到期、耕地交还后,农民是否仍愿意继续将耕地用于种植粮食?

对此,尽管唐上影等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们仍保持乐观:“垦造后的耕地,租金已经从原来的每亩每年200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再加上粮食安全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相信大部分村民还是会选择集体承包、连片经营的种粮模式。”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