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绣就业绣天山深处的“金村”

  • 2020-08-12 15:37
  • 新华社

天山深处的耶希克勒克村已经发生了变化,住在这里的500多名牧民无法相信。千里木叶,一个金色的村庄,已经完全改变了牧区的持续实施刺绣就业,以帮助穷人。

就在三年前,新疆特克斯县的耶希克勒克村,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是“黄金村”,仍然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通往县城的道路崎岖不平,牛粪和马粪流遍了整个村庄,房屋破烂不堪。牧民一年到头都在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之间迁徙,他们的生计依赖于牛羊,因此医学教育无法得到保证。

“这家人转了20只羊,放弃了出路。看来羊控制了人。”46岁的牧民吴穆尔阿里阿尼亚说。

这种变化在2017年开始加速,当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政局的常驻团队来到这里,访问人民的感情,造福人民,凝聚人民的心。工作小组对农户进行了全方位的走访,发现了实际困难,走进了最偏远的牧民家庭,甚至乘车、骑摩托车、骑马走了1200多公里,历时9天。

经过与村委会的研究,工作小组决定将治疗作为目标,精确地进行滴灌,并使用刺绣通过就业来帮助穷人。为了摆脱贫困,我们必须首先把牧民从牛羊中“解放出来”。——工作队代表牧民大力提倡放牧。分散在不同家庭的牛羊集中由有经验的牧民放牧,这是就业的先决条件。

工作队随后重振了当地畜牧业的优势,并在该村建立了七个合作社,如山羊养殖、褐牛养殖和养蜂。贫困户分享股份并支付红利,牧民的传统技术没有丧失。去年,560户贫困家庭支付了近15万元的股息。

300多名牧民有条件在附近县市工作,工作队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在附近的餐饮、酒店、维修、建筑等行业就业,他们的收入有所增加。他们也可以在周末回家照顾家人;年轻人积极进取,愿意开阔视野。该工作组停靠南京LG熊猫电器有限公司,帮助100多名牧民走出大山,进入现代企业工作;如果不可能出去工作,这个村子就为贫困家庭建立了一个市场,让他们工作并致富。超市、理发店、餐馆、点心店等。都有,贫困家庭可以当场找到工作,这也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这些绣花就业扶贫措施一直在持续实施,世世代代带着皮鞭的牧民成了厨师、挖掘机司机、技术工人和农舍主人……生活彻底改变了。

帮助穷人的就业不是“赶走”牧民,而是确保他们。Yeshikleke村驻村队队长王志新表示,牧民在就业前可以自愿参加10多种工种的免费培训,只有熟练了才能稳定就业。去年,482人参加了该村的22个培训班。当村民外出工作时,工作队和村里的两个委员会不间断地进行家访,向家中的老人和儿童表示慰问,以安抚工人。回到村庄后,努力工作并增加就业收入的村民也可以获得额外的现金奖励。目前,奖金已发放3.7万元,村民的就业积极性明显提高。

2019年,耶什克莱克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84元,比2016年翻了近两番。乡村基层组织被评为十星级基层组织,一度贫困的乡村成为真正的“黄金村”。

如今,在为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而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新疆牧区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