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产业复苏 广大农村注入新的动能

  • 2020-08-18 15:09
  • 人民日报

关注农业是人民的根本,也是治国的关键。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多,我们就越应该稳定农业。今年以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稳定了基本农业市场。

“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稳定,稳中求进,有力地发挥了‘三农’压舱石的作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首席经济学家、发展计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当前,要进一步把重点放在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农村和农民短期补偿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和非常措施,为消除贫困、解决关键问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决战提供有力支持。

“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

今年以来,面对肺炎疫情、COVID-19病虫害发生等风险挑战,中国千方百计搞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的稳定生产和供应。

上半年,全国夏粮克服了局部干旱、暖冬、“冷春”、小麦病虫害等不利影响。并实现了又一次丰收,产量达到2856亿斤,同比增长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目前,早稻收获已基本结束,增产趋势明显。

促进早稻增产是确保今年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今年的早稻生产呈现三大亮点."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种植管理司司长潘说:首先,早稻面积比上年增加了470多万亩,扭转了连续七年下降的趋势;第二,南方的洪灾没有扭转增产的总体趋势;三是优质早稻面积达到46.2%,比上年增长2个百分点。展望秋粮,今年秋粮播种面积稳步增长,田里作物长势良好,全年丰收有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米袋”和“菜篮子”供应充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根据农业和农村事务部的监测,上半年大米、小麦和玉米市场的月平均价格为121.24元/100金,与前一年持平。中国冬春蔬菜总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2%,30个主要蔬菜品种的平均田间价格同比下降8.4%。水果价格先涨后跌,六种水果批发市场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3.4%。

“最近,洪水对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局部的和阶段性的。”潘介绍说,各地都加强了机械设备的配置,确保早稻及时还仓和晚稻及时播种;同时,应排干田间积水,及时补种生长期较短的作物,以促进灾后生产尽快恢复,减少灾害损失。

产业加快复苏,就业创业渠道有效拓宽

4月以来,全国涉农企业全面复工,目前产能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6.2万亿元。

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农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燕德表示,最近几个月,农村休闲旅游逐步恢复,复工率和复市率稳步上升,接待游客数量稳步增加,经营收入稳步增长。6月份,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复业率超过90%,接待游客数量增加

上半年,27个省发行865亿元农业和农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向金融机构推荐10万家农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07亿元。

“农业和农村投资逐步回升,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促进,以加快解决薄弱环节。”魏百刚表示,当前,扩大农业和农村有效投资的关键是抓住国家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难得机遇,努力扩大农业和农村投资规模。

在多元化投资的推动下,实施了大量重大农村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农产品储藏和保鲜冷链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代农业工业园区和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8296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分别比第二、三产业高12.1和4.8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占全年任务的54%,重点地区新增改造300多万户。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做好农村重点改革工作。今年上半年,四川、山东等省分批组织试点,将第二轮土地承包延长30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全国41万多个村庄完成改革,6亿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得到确认。

"农村振兴既需要实实在在的货币和白银投资,也需要实际工作."魏百刚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同时,不断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情怀、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收入,为广大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