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返乡创业——80后 “香姐”带领村民筹到钱袋子

  • 2021-01-11 17:22
  • 中国网

在北京市房山区圣水峪村的燕山山脉,每到春天,几乎是一夜之间,满山遍野的——株香椿发出一股奇异的香味,在的树下发芽。“小香椿”带动大产业,给这个村子的村民带来新的生活。

近日,中网记者走进北京水笙太行职业合作社,与80岁的“香椿姐姐”周文霞畅谈农村财富。

周文霞(左一)带队参加北京农村创业创新大赛

回国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看到村民的经济水平和20年前相比没有提高,我很难过,也很心痛。”周文霞离开这个国家时不到20岁。二十年后,她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回到了圣水峪村。

圣水峪村是一个以种植香椿为主的原生态农业村,著名的4A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坐落在该村。上方山香椿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是香椿并没有让村民致富,滞销现象非常严重。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香椿是方上三宝之首。它是明清时期的皇家贡品。味道很香,满座。但是这么多年都没人做过。看到如此宝贵的资源,周文霞抓住了机会。

周文霞与领导一起参观并讲解了圣水峪村的规划

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她首先与村民建立了农民合作社,允许村民投资合作社,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专家被邀请到田间给农民指导,并教他们科学种植和保护。

专家指导香椿的科学种植和养护

三年来,周文霞团队开展了香椿古树保护、育苗、绿色栽培和深加工研究,建成香椿种植基地3336亩,占圣水峪地区总种植面积的4/5,努力打造产业繁荣、农民富裕的香椿之乡。

香椿是致富的关键

周文霞坚信,光有钱是不够的;带动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才算有钱。北京农业广播学校和房山农业广播学校的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给了周文霞很大的启发。“我有出路,我想和村民一起发财。”

“2018年,我们获得了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我们获得了地标性认证产品。”前不久参加了北京农村创业创新大赛,在20对10环节成绩优异。真正把家乡圣水峪村的农产品带出大山,把财富吸引回来。

“获得这么多荣誉,正好为我们的产业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这个机会,她申请了香椿菇加工厂的项目,希望能够延伸产业链,进行深加工,增加香椿产品的附加值。

香椿深加工产品

“目前我们有香椿酱、香椿酒、香椿饺子、香椿面等产品。以香农为主体,将促进深加工产业和民宿共同发展。”“我们周围100亩的香农基地,应该做成香农工业园,可以用来观光和训练。”由于地形和海拔的不同,香椿的生长和成熟也有所不同。周文霞还计划在海拔200米、600米和800米处建设三个标准工业园区,以确保每个时期都有最新鲜的香椿。

“我们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成立合作社,并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该公司的合作家庭农场的商业模式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生产相结合的新形式。”犏牛

香椿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好,除了忙碌,其他问题也随之而来。“因为40多岁和50多岁的劳动力正在为我们做卡通产业,家里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不再负责。”全村1300多人,其中残疾人78人,60岁以上老人300人。老人孩子的照顾呢?

周文霞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将废弃20多年的村小学改建成圣水峪村幸福老年岗和儿童之家——,不仅解决了老人日托问题,还监督留守儿童完成作业。

圣水峪村幸福老年客栈

快乐老年站开展专家免费门诊活动

扶贫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付出,更是精神上的守望相助。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关注。在幸福站,周文霞组织了十几个老人组成了一个太平鼓舞蹈队。“一个76岁的老人,他一生的梦想是组建一支舞蹈队。以前没有这个条件。既然生活条件好了,就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周文霞支持老年人的理想,并尽一切努力确保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晚年。

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在村委会和农业广播学校的帮助下,周文霞邀请专家团队在岗位上开设培训课程,将农民培养成“高素质”和“不离不弃”的农村实用人才。

接下来,圣水峪村将把香椿的传统种植生产转变为都市现代农业,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生活、示范五大功能,充分挖掘香椿文化。

作为一名80后农民,周文霞回到家乡创业,用香椿促进农村振兴,帮助村民共同致富。她坚信,生态繁荣、工业繁荣、农民富裕的香春镇梦想终将实现。“一定会给我们1369村民一个满意的答案”。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