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爆款”景区相继停业整顿 旅游大省为环保让路

资料图 空中俯瞰云南普者黑景区的山水 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中新社文山1月21日电 题:云南“爆款”景区相继停业整顿 旅游大省为环保让路

作者 张丹 缪超

春节旅游高峰临近,全国景区蓄势待发准备迎客,而近年来的“爆款”景区普者黑却反其道而行。记者在普者黑彝族撒尼人村落仙人洞村看到,部分民宿、餐饮正进行排污改造和传统文化提升,闭门谢客。

普者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13年后,因成为《爸爸去哪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影视节目拍摄地知名度鹊起,加之高铁开通,游客井喷。2018年接待游客501万人次。

这501万游客是把“双刃剑”。丘北县常务副县长袁生能介绍,该县2018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7.6%,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带动大批民众脱贫致富。但大量游客涌入也让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保护面临“生死大考”。

为此,普者黑开启了为期半年的旅游专项整治。袁生能表示:“此次整治涉及景区内700余家民宿和餐饮,排污、消防、文化等全面提升,合格一家才营业一家。”

仙人洞村村民黄国清家的客栈正建设排污池,春节期间不能正常营业。“可能损失两三万元吧,但这是为保护环境,我们都支持。毕竟湖水污染了,就没人来旅游了。”

普者黑景区1992年建成营业,村民们早早尝到了搞旅游的甜头,纷纷推倒祖祖辈辈居住的传统民居,建起了水泥小楼,全村196户村民,190户开起了民宿、餐饮。

“缺乏规划、无序建房、环境遭到破坏,让村里的旅游陷入了低端发展。”村民范成元说,大家逐渐认识到,普者黑的山水才是旅游发展根本。

近年来,普者黑先后退田还湖、退塘还湖2万余亩,实施环湖截污治污及生态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湿地保护与恢复、八道哨污水处理厂等一批生态环保项目,累计投资2.8亿余元。

云南几乎汇聚了世界上除海洋旅游外的其他旅游资源,但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污染问题频发,人类活动与旅游业发展是主因。

2016年云南省开启旅游业转型升级,环境保护被摆上首要位置。怒江独龙江、丽江拉市海、大理洱海等著名景区先后停业整顿。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环洱海客栈、民宿的治理。

“截至2018年1月31日,环洱海蓝线范围内1806家客栈、民居全部拆除。”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田遇霖感叹,“客栈拆除后,很多美景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大家才豁然开朗,原来从远处我们就可以欣赏到洱海的美。”

据专业旅游网站统计,截至2018年11月,云南民宿客栈数量达11900多家。2017年上半年,云南民宿客栈锐减2000多家,环保治理关停是其中重要原因。

2018年云南省发布了《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守得住、有权威。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和丽贵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南省旅游工作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我们只有坚持不搞大开发、大建设,只搞大保护的原则,才能守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