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穿越时空”的对话,张富清对老连队官兵说了啥?

  军嫂网5月31日讯 (记者 安普忠 柴华 通讯员 唐继光 董云杰)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一头是湖北省来凤县95岁离休老干部张富清,另一头是驻新疆阿克苏某团90后官兵,把他们连在一起的是那个永不磨灭的番号——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

  他们,相距八千里;

  他们,相差七十岁。

  他们,是不相识的陌生人;

  他们,似久别重逢的战友。

  他们,看似没有共同的语言;

  他们,却有强烈的心灵共鸣……

  

 

  “我永远是359旅的一个兵”

  “老班长您好,我是四班班长刘明鹏。我代表全连官兵向您致敬!”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标准的军礼,令8000里外的张富清老人热泪盈眶。他缓缓举起右手,向老部队的战友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看到你们,心里特别高兴!”

  这,就是军人特殊的、独有的感情,不论职务,不问年龄,不分地域,只要一提到老部队番号,马上就会产生天然的亲情,成为一脉相传的亲兄弟。

  刘明鹏所在的驻阿克苏某团2连,前身就是张富清老人所在的原359旅718团6连,永丰战役时,张富清任四班班长。

  “真没想到,团里竟然还有一位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战友健在!而且还是一位战功卓著的战斗英雄!”3月中旬,该团政委王英涛从网上看到张富清老人的感人事迹后,十分激动,立即指派正在湖北老家休假的组织股长陈辑舟、修理连战士吕长明,带着团里的慰问信赶到来凤,看望张富清老人,并在全团掀起“学张富清先进事迹,当新时代打赢先锋”活动。

  一走进张富清老人那十分简朴的小小居室,陈辑舟、吕长明眼前处处都呈现着军人的印记:家具虽然陈旧,但一件件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床上的被子虽然无法叠成“豆腐块”,但也有角有棱,被单水平如镜;就连阳台上的一盆盆绿植,也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整齐地站成一排……

  看到老部队来人了,张富清老人格外兴奋,双手按住沙发扶手用力一撑,竟用单腿站立起来,然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张富清老人招呼陈辑舟、吕长明在自己身边坐下来,饶有兴致地聊起军旅往事,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的军歌。

  张富清老人耳背严重,几乎每句话都要老伴孙玉兰“翻译”。但在场的人都惊奇地发现:老人对“359旅”和“王震”两个词特别敏感,不用“翻译”竟能听清。每当提及,他不是激动地落泪,就是兴奋地鼓掌。

  “我是1948年3月参加西北野战军的,8月入的党。部队培养了我,教育了我,使我成长为一名革命军人,我为有幸成为当年359旅718团的战士感到骄傲和自豪!”同上次见到陈辑舟一样,张富清老人像失散多年的地下党员重新找到组织一样,一见到老部队战友,就开始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1955年,我转业到湖北来凤县工作。64年来,我始终牢记‘我永远是359旅的一个兵’,始终没有忘记部队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着当年突击队员的本色,努力为党工作,从未给老部队丢脸……”

  一句“从未给老部队丢脸”,引起视频这头年轻官兵的情感共振,大家感动得热泪横流。

  “这就是我们二连的兵,每个人都把集体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还金贵!”指导员周巍哽咽着说,“‘只有为连队争光的义务,没有为连队抹黑的权力’已融入二连每名官兵的血脉。”

  “永远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模范”

  “老班长,请允许我带您参观一下咱连的荣誉室。”刘明鹏说着,把镜头移向墙上的一块块展板,“我连前身可追溯到1927年秋收起义,时为湘赣边茶陵赤卫队。先后经历了苏区反“围剿”、长征、华北敌后抗战、南泥湾大生产、南下北返、中原突围、延安保卫战、解放大西北等光荣历程,参加大小战斗200余次,屡建功勋……”

  张富清老人在小儿子张健全的“翻译”下,像一名新兵一样,认真地听着连史介绍,并不时为连队的辉煌历程和卓越功勋竖起大拇指。

  刘明鹏介绍说,1944年10月,毛主席决定以359旅为主力,组成“南下第一支队”,我们连也跟随南下抗日,日冦投降后北返中原,于1946年9月27日胜利回到延安,历时687天,转战陕、晋、豫、鄂、湘、赣等8个省,行程2万多里,被毛主席誉为“第二次长征”。

  听到这里,张富清高兴地回忆说:“我刚入伍时,也接受部队传统教育。记得王震将军出发时决心:不回延安不刮胡子。等回到延安时,他的胡子长了一尺多长,‘王大胡子’的美名从此传开……后来,我们又进军新疆,完成了‘第三次长征’……”谈起老部队的历史,张富清老人如数家珍,脸上写满骄傲和自豪,官兵们听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毛主席称赞‘三五九旅是模范’,我们理解,359旅不仅是南泥湾大生产的模范,更是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模范。南下北返、进军新疆就是我们359旅官兵铁心向党的最好诠释!”

  “你们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感到十分高兴。”四班副班长杜毅一席话,引起张富清老人无限感慨,他双手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说:“党叫干啥就干啥,这就是我们359旅光荣传统的精神内核。”

  张富清老人把自己的一生全部交给了党,无论是战争年代当突击队员炸碉堡,还是和平时期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攻坚,他都坚决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把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当作天大的事,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忠诚。

  传统滋养我成长,我为传统补营养。在同一个时间经度上,二连一代代官兵从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的同时,还不断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内涵,形成“忠诚、善战、坚韧、顽强”的连魂。他们始终把忠诚放在第一位,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培育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品格。当前,听习主席的话,做习主席的好战士,已成为每名官兵的行动自觉。

  “忠诚不忠诚,关键看行动。”张富清老人动情地说,“作为359旅的传人,我们要永远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模范,党指到哪里,习主席指到哪里,我们就要坚决打到哪里!”

  “老班长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要像您那样,坚决做到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即使是舍身炸碉堡也义无反顾!”二连官兵一致向老班长表示。

  

 

  “要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培养打仗不怕死的勇气”

  “老班长您看,这张照片就是您参加过的壶梯山战斗。您和战友们发扬‘猛打、猛冲、猛追’的战斗精神,连续炸掉敌人多个碉堡,为团主攻部队扫清了障碍。”刘明鹏介绍说,“战后,我连被359旅评为‘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英雄连,并被授予‘英勇善战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提到壶梯山战斗,张富清老人立即来了精神,思绪再次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开始打得比较顺利,即将取得胜利时,隐蔽的敌暗堡突然开始射击,看到许多战友倒在敌人暗堡前,我主动要求去炸掉它……”

  “听说您那时身体十分单薄,打起仗来却十分勇敢。后来在永丰战役中又主动申请担任突击队员,炸掉敌人2个碉堡……您当时害怕吗?”四班新兵吕长帅怯生生地问。

  “打胜仗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不怕死的勇气。你怕死,不见得不死,畏畏缩缩不敢战斗,往往可能被敌人打死;你不怕死,勇猛顽强地打,说不定还真死不了。”多次经历生死考验的张富清老人,此时谈起战争却一脸平静,“我当时虽然很瘦小,但为了党和人民,我打仗不怕死,就是牺牲了也光荣。”

  军人生来为战胜。该团每年坚持评选“三猛”好干部、好班长、好战士,激励官兵苦练过硬打赢本领,强化“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在师里今年组织的“创纪录、破纪录、树标兵”比武竞赛活动中,该团共创、破纪录14项,其中二连占了4项。

  “老班长,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正在与张富清老人视频通话期间,指导员周巍收到从陆军比武现场传来的捷报:二连被随机抽组的两个步兵战斗小组,分获陆军比武第五和第七名!

  “太棒啦!太棒啦!”听到这个喜讯,张富清老人开怀大笑,双手再次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得知班长李君笑比武期间痔疮屡犯,轻机枪手黎安康腰部受伤,火箭筒手邹博文是一名大学生新兵,肩膀不知磨破了多少层皮,他们就是以张富清老班长为榜样,喊着“三猛”口号咬牙坚持完成比赛的,张富清老人感动地热泪难掩:“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好样的,比我们当年一点儿都不差!”

  “军人就应该是这样的,就是要打胜仗的!”张富清老人平静下来后,勉励大家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培养打仗不怕死的勇气,确保随时完成党中央、习主席交给我们的任务!”

  “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攻不下来的碉堡”

  “这不是王震将军吗?!”在荣誉室一张十分模糊的老照片中,张富清老人竟然通过视频一眼认出了王震将军,“王震将军任359旅旅长时,经常和战士们在一起,待人非常亲切,大家都无拘无束。永丰战役之后,他给我佩戴的奖章,从此认识我了,一见面就给我打招呼……”

  谈起当年兄弟般的战友情,张富清老人至今沉浸在幸福之中。年轻时,张富清由于身体羸弱,在国民党部队中经常受人欺侮,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毒打和辱骂。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后,战友们给他兄弟般的温暖,“行军时怕我跟不上,就几个人把我夹在中间走;撤退时怕我掉队,战友们就拉着我一起跑……”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是张富清老人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每次吟唱都禁不住泪如雨下,“如果没有战友的关心和保护,我可能早就牺牲了……”

  “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从哪里来?就是从我们官兵一致、亲如兄弟的战友情中来!”张富清老人从与国民党军队官兵关系的对比中,看到了一支部队胜败的“锁钥”。

  在激烈对抗的战场上,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大家只有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才有胜算的机会。“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退役军人对军队的留恋和怀念也多是因为这份情谊。

  “老班长,您放心!官兵友爱、官兵团结的光荣传统我们始终没有丢!”刘明鹏给张富清老人讲了团队再现“一个苹果”的感人故事:干部股长张水平任8连指导员时,带领一个班到高原执行任务,与大部队失去联系,一个多星期都没有得到补给,最后只剩下一个苹果,大家谁都不舍得吃。“我以党支部书记的名义命令大家把苹果吃下去!”张水平说完,自己带头啃了一小口,然后递给班长,可是一圈下来,苹果竟然还剩下一多半……

  刘明鹏讲到这里,嗓子沙哑,热泪欲流。张富清老人也深受感动:“希望大家把这个光荣传统永远发扬光大,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攻不下来的碉堡!”

  “老班长,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回老部队来看一看,当面给我们讲一讲部队的光荣传统。”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视频已超过40分钟,担心张富清老人过于疲惫,周巍向老人发出邀请。

  “部队的教育培养对我影响太深刻了,让我受益终身!”张富清老人动情地说,“虽然离开部队几十年了,但我无时无刻不再想念老部队,不再怀念部队生活。等身体条件允许时,我一定回老部队去看看!”

  视频结束时,张富清老人和青年官兵作出一个美好的约定,相信他们很快能实现、相聚相见!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