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 腾讯音乐的"护城河"与"阿克琉斯之踵"

你最喜欢的歌手是谁?

本来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常规的问题,答案再花哨也不过是那些KTV老面孔、旧相识,万万没想到最近被“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刷新了认知。

如果说,老罗“重新定义”了“7:30”,那么腾讯音乐这一次则“重新定义”了“歌手”。

这里面有几个歌手?

11月5日晚,朋友在微信群发了张截图——最受欢迎内地男歌手,第一名张云雷。

看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下……反复确定自己没眼花后,我带着无数个问号接着往下看。

看完全部榜单的前二十名,终于摸到了这个榜单的内核,其实这个“最受欢迎男歌手”的评选完全可以转化为“最受欢迎男”评选,不信你自己看,这里面有几个歌手?

除了薛之谦、毛不易、张杰、李荣浩等具有代表性作品的歌手外,榜单的半壁江山都是目前的“流量”。当然,根据这一两年娱乐圈现象分析,“流量”的确主要集中在男明星,所以“男歌手”榜单被“水淹”也有可能是“偶然现象”。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我分别打开了“最受欢迎内地女歌手”、“最受欢迎港台男歌手”、“最受欢迎港台女歌手”和“最受欢迎团体”的投票列表,除了“最受欢迎港台女歌手”,其它榜单基本上都呈现出了整齐划一的现象——流量当道,歌手落寞。

你能想象孟美岐、冯提莫力压张靓颖、王菲吗?

你能想象林俊杰、周杰伦“打不过”陈立农、林彦俊吗?

你能想象UNINE、火箭少女101比五月天和凤凰传奇还受欢迎吗?

你不能,因为榜单上的大多数你不仅不认为他们是歌手,你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

有因必有果,这样一个所谓的“音乐榜单”会如此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与它的投票规则直接相关。活动规则基本上概括起来两个字“花钱”,四个字“花式花钱”。“签到”和“分享”分别可以帮你获得1张投票券,但开通VIP、买礼品卡等却可以获得成百上千的投票券。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线上版的“选秀101”,爱豆和奖本无缘,基本全靠我花钱。

如何毁掉一个音乐榜单的公信力?

既然是一个排行榜,那么公信力自然是榜单的生命力之源。

由于近些年华语音乐尽显颓势,音乐市场基本上被各种偶像音乐与网红神曲霸榜,因此目前内地基本上没有一个兼具知名度与公信力的榜单。在某节目中歌手郑钧曾炮轰音乐排行榜“排行榜里的歌,10首有9首真的听不下去,它虽然火,但是这就是屎啊!”

音乐排行榜是一个多方因素影响下的结果。榜单评选方需要拥有足够的影响力或者说用户量,来支撑这个榜单的数据可信度。只有足够多且丰富的样本,结果才能无限接近于“大众意见”。

根据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1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在移动音乐市场上,酷狗音乐、QQ音乐、网易云音乐位居前三,月活用户数远远超过尾部玩家。从这一点上看,无论腾讯音乐还是网易云音乐都有资格来做这个榜单的发起人。

作为发起者/裁判员,公平对待参选者也是公信力的基础,但由于各大平台之间微妙的竞争关系,于是版权搏杀的阴影也出现在了榜单评选中。

2016年QQ音乐曾经搞过一个“100张最值得听的华语唱片”评选,由于当时QQ音乐没有相信、滚石和华研的版权,李宗盛、周华健、陈升、张震岳、SHE、动力火车、五月天等集体缺席。

知名乐评人耳帝评论道:“头一次看见音乐榜单评选要用版权来刷掉一部分:《华语乐坛最值得听的一百张唱片(腾讯系版)》、《华语史上最伟大的歌曲Top100(阿里系版)》、《华语乐坛最伟大的一百位歌手(海洋系版)》…”

随着资本与粉丝的势力不断深入各个圈层,如何抵御二者的入侵成为大多数榜单的困境。

曾任阿里音乐董事长的高晓松曾在2015年某演讲中为中国音乐行业的地位叫屈,说在中国做音乐,基本上属于没有人疼的孩子。他还感叹,中国人缺乏音乐基因,但偶像崇拜市场非常大,粉丝对人的崇拜,远远超过了对歌的崇拜,“美国排行榜老能看到新人。因为你老能看到一首好听的歌,这个人排名就一下子上去了,也有可能这个人就只有一首好听的歌,排名上去了,然后又流星一样消失了。而中国的音乐排行榜,基本上三年不换人,永远是五个选秀艺人加几个小鲜肉。原因就来自于他们的粉丝。”

即便这个问题2015年就存在,这几年愈演愈烈,但作为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绝对霸主的腾讯音乐却并没有想要做点儿什么改变它。

最近粉丝疯狂打投的“腾讯音乐娱乐盛典”今年是第一届,但它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评选标准——粉丝喜爱,以及最赤裸的评选方式——氪金投票来为自己在音乐圈“立名”。

从规则上,腾讯音乐无可指摘,但看着疯狂上涨的票数与令人错愕的榜单,你很难对它的未来有更多期待。

“公信力”的“公”是大众,如果大众品味崩了这个行业怎么办?作为行业中的垄断者,腾讯音乐能逃脱干系吗?

腾讯音乐并不坚固的“护城河”

从各种数据上来看,腾讯音乐在中国在线音乐市场是绝对的霸主,自2018年收获大量周杰伦歌曲独家版权后,腾讯音乐更是成为了大众心目中的“最强王者”。

带着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音乐平台、全球第一家实现盈利的音乐平台等各种光环,腾讯音乐于2018年12月12日登陆纽交所,代码“TME”。

对于音乐播放流媒体而言,曲库是竞争的重中之重。背靠腾讯这个大金主腾讯系音乐APP矩阵显然更有优势。它们坐拥超过 3000 万首曲目的授权,并与索尼音乐娱乐公司、环球音乐集团、华纳音乐集团、英皇娱乐集团等音乐厂牌达成了主发行及授权协议。

虽然腾讯音乐曾经历经“版权厮杀”,后在国家版权局协调下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互授协议,但1%的差异化独家版权,却为它筑起了一道内容“护城河”,比如周杰伦所属公司杰威尔的音乐独家版权。

作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周杰伦歌曲的吸引力远超红遍全网的网易云热评墙,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个周杰伦,能给一家音乐平台带来15%的活跃用户。对于盈利的影响更为直观,前不久,周杰伦一首“芭乐情歌”《说好不哭》上线不到一小时即突破200万张销量,轻松刷新数字专辑销售记录。截至11月7日晚,该专辑累计销量已超过3179万元。这种“天王力”谁能不羡慕?

虽然头部版权能为音乐平台引流甚至直接带来盈利,但这个直接取决于“大明星”的流量并不可靠。据21世纪经济报道,腾讯音乐所持有的周杰伦音乐版权,将于2020年3月31日到期。明年之后,腾讯音乐还能留住周杰伦这座“财神”吗?目前还是未知数。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1%的版权战争”下,头部IP的争抢只会日趋激烈,音乐平台为此付出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据腾讯音乐二季度财报,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9.9%降至32.9%,主要是因为内容成本和收入分成成本的增加。而内容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音乐版权的市场价格的上涨以及授权音乐内容数量的增加。作为版权垄断者的腾讯音乐,同时也背负着版权涨价的巨大压力。

腾讯音乐的转授权模式也遭到了质疑。

8月27日,界面新闻援引彭博消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正在接受中国反垄断机构的调查。知情人士称,腾讯音乐以并不合理的较高价格购买版权,并将其中的大部分成本转嫁到竞争对手身上。对此腾讯音乐回应:为不实内容。

而近日历时一年半“周杰伦版权事件”告一段落,从裁判文书中,我们可以窥到“天价转授权”的一角。

据文书内容,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第一次授权期间的费用为870万元,第二次授权期间的费用约为864.29万元,第三次授权期间的费用为1818.41万元。一年时间,腾讯音乐将周杰伦音乐版权转授费用从800多万飙涨至1800多万。

版权是护城河,同时也是阿克琉斯之踵。

腾讯音乐不仅需要担忧版权的涨价与流失,同样也需要面临将“版权优势”转化为“付费用户”的重要课题。

虽然腾讯音乐月活用户已经高达6.52亿,但其中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量却仅有3100万。而另一家国际流媒体巨头Spotify三季度月活用户2.48亿,付费用户则高达1.13亿。这悬殊的对比背后是腾讯音乐的增长危机与低付费率。

要解决这个问题腾讯音乐要打败的不仅是网易云合并虾米,他最大的对手是中国网民低迷的付费欲望与顽固的免费文化惯性。

音乐里尽是“诗与远方”,但当音乐变成一个产业,对于这个链条上的每个人来说,现实都是残酷的。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