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天天都在追剧,却没一部追完的

  最近不少人意外地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完完整整追过几部剧,还有人仔细复盘了过去一年的影音报告后才错愕地发现,“我竟然连一部剧都没有追完过”。

  近期宅在家里刷剧刷得昏天黑地的人可能要反驳了:宅在家十几天了,我看过的剧,可比我出门的次数多多了。

  不过请注意,那种开着八百倍速把已经完结的电视剧一口气看完的操作,并不是我们惯常谈论的“追剧”。

  最起码,那些每天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不落地看剧的人不同意。

  曾经对着“明晚17:30,xx剧场精彩继续”的冰冷男声咬牙切齿的年轻人,已经自觉把追剧的战场从电视挪到了手机,继续坚守在追剧的第一线。

  就算任务再多、压力再大,也从没耽误他们把每天的两集更新看完。

  这些把追剧当成生活常态的人,也许并不会意识到, 自己好像越来越难追完一部剧了。

  追剧的姿势变了

  网友们压根意识不到自己没追完一部剧,其实也相当正常。

  因为这并不妨碍他们讲起剧情来头头是道,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自己是在某个“他爱她她却没法爱他”的华点处,流下了真情实感的眼泪。

  也许只有在被问到结局大脑却一片空白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才会升起一丝不确定——我是不是真的没有看过大结局?

  如果答案是肯定,那可能更加让人纳闷儿:当初我那么中意的剧,怎么走着走着就散了?

  其中的缘由好像五花八门,但事实却是 原来那种“全须全尾”的追剧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所有人了。

  尤其是在拥有一个小小的私人屏幕后,大家挖掘出了对各自而言更省心省力的追剧方式。

  就拿最近两年流行起来的 “微博追剧” 来说,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微博上的“名场面”不仅比正片精彩多了,而且大有取代正片的态势。

  许多人被微博上的高能片段吸引,打开全片后却发现那些没摆出来吆喝的大多不值得一看, 所以干脆关了视频播放器,“在微博上看看得了”。

  尤其是许多大热的甜宠剧,剧情本身容易陷入“玛丽苏”的套路当中,认真追剧反而不如反复咂摸几个发糖的片段来得有意思。

  另一方面,自从围绕着剧情的宣传和讨论从线下被搬到线上, 被剧透的风险 也比以往高得多了。

  刀山火海都拦不住的追剧脚步,被猝不及防的剧透打乱了。

  哪怕是再正常不过的剧情讨论,总有人能见缝插针地剧透,这种直接被扭送到结局的感觉,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平心静气地接受。

  就拿年前收获不少好评的《庆余年》来说,因为超前点播资源泄露,大结局较早流出,甚至一度冲上热搜,让人想避开都难。

  多少还在等更新的人,打开微博迎面撞上了言冰云杀死范闲的消息,在一阵错愕后,新鲜感丧失是难以避免的。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追剧图得正是其中的新鲜劲儿,提前把谜底揭晓了,追剧的体验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除去难以忍受剧透的侵扰,对不少人来说,没能把剧完从头追到尾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 被2倍速惯坏的耐心根本经不起“龟速”更新的折磨。

  说来也怪,这届人均身患拖延症的网友追起剧来却总是心急得不行,凡是有看得过去的电视剧,祈求加更的声音总是此起彼伏。

  但播出方式一般遵循固定的模式,鲜少会为了迁就观众而调整。 除去部分视频网站存在加更甚至一次性释出全片的可能,大多数电视剧的播出周期较长,更新速度较慢,远远满足不了观众的胃口。

一次性放出

  面对挤牙膏一样的更新速度,有人选择死磕到底,也有人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

  在开溜之前,他们往往会信誓旦旦地保证:这剧完结之日就是我归来之时,只要更新完,我一定把落下的全数补回来。

  对那些习惯中途“落跑”的人来说 , “更完再补”也能让他们跟一部剧暂别时毫无心理负担。

  久而久之,大家追剧的姿势也在发生改变: 没更新完的你先往后稍稍,哪怕口碑再好,也要等完结了才能领到爱的号码牌。

  在迎来结局后,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回去把没看完的剧情接上,就不得而知了。

  被一部烂剧忽悠瘸了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人之外,还有很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追剧的人。

  他们正琢磨着自己为啥没把剧追完,不禁悲从中来,再次被当初那个看走了眼的自己气到锤墙。

  “我怎么就被一部烂剧给忽悠瘸了。”

  近几年来, 注水导致的剧情拖沓 已经成了国产剧为人诟病的致命伤之一, 在把30集的剧情扩充到80集的这件事上,编剧们简直乐此不疲。

  在原本就单薄的剧情之上,强行植入各种不必要的支线,让故事显得言之无物、逻辑混乱,别提多影响观感了。

  久而久之,观众看到动辄50集甚至80集靠上的剧集数,总是忍住不眼皮直跳。

  毕竟,这届编剧注水的本领让水起论文来毫不手软的大学生都自叹弗如,让人合理怀疑在2倍速之后,离3倍速、4倍速诞生也不远了。

  不过比起荣膺“伤这届观众最深的骚操作”的魔改,能靠2倍速挽救的注水算是是小巫见大巫了。

  观众永远搞不清楚,为什么原著里有鼻子有眼的故事,搬到荧幕上就成了四不像。

当有人打开我看过的魔改剧时

  雪上加霜的是,面对烂尾剧,曾让这届观众引以为傲的“三集鉴烂剧”已经不太灵光了。

  因为“魔改”不仅不会缺席,而且学会了故意迟到。

  越来越机灵的编剧,秉持着“先把观众搞到手,再来尽情伤害他们”的原则,总是在前面十几集甚至几十集本本分分,不露任何一点想“魔改”的苗头。

  往往要等剧情进展过半,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的时候,编剧才出来毁天灭地。

  大结局,曾经是让观众又爱又怕的事情之一:既希望故事能迎来圆满的结局,又怕一切尘埃落定,日子再次失去了盼头。

  现如今,他们却只能亲眼目睹剧情往万万不该去的方向极速狂奔、主角人设崩得惨不忍睹,这对虔诚追剧的观众来说无疑是粉碎性的冲击。

  这些年让观众真情实感追了好久,结尾迎面来一个大耳刮子的电视剧并不在少数。

  比如烂尾界难以逾越的大型工程《权力的游戏》,已经到了一提起就会生气的程度。愤怒的粉丝甚至在网上发起请愿,要求开除编剧,重新拍摄第八季。

  国内让人意难平的要数几年前大火的《楚乔传》,剧情草草收尾,男主角宇文玥泡冰湖里两年多了,至今没给观众个交代。

  而今年口碑不俗的台剧《想见你》,在凭借烧脑的剧情收割了一大批粉丝的同时,也让很多至今没搞清楚剧情走向的观众没由来地陷入一阵“怕是要烂尾”的恐慌当中。

  近期,导演还在接受采访时特地安慰观众,保证《想见你》不会烂尾,也给了不少粉丝继续追下去的勇气。

你最好是

  天天看老剧,到底图个啥?

  也许是被烂剧伤得太深,许多人不仅追不完一部剧,甚至 看上去一副根本不想追任何剧的样子。

  虽然他们不缺时间、不少会员,更不想早早入睡,还时常陷入茫然刷手机的尴尬状态。

  但就算闲得发慌,一旦对上热播剧仍然是一身反骨。

  具体表现不外乎:打开视频播放器,脑子还没来得及细想,手指就先一步点开了《甄嬛传》;宁愿把打开一部老剧当背景音乐忙别的,也不愿的点开一部没看过的新剧。

  毕竟在他们心里,那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热播剧,远远比不上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老剧有滋味。

  那些走在追剧前端弄潮儿也许会不理解: 天天看老剧,到底图个啥?

  图你特效烂?图你页游风?

  恐怕没有哪个老剧粉丝听到这话后还能忍得了,用特效、造型这些东西衡量老剧的价值,摆明了是欺负人。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一批老剧才是真正的耐耗品,哪怕已经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故事、演技都经得起推敲。

  不仅笑点和泪点丝毫没有在反复的重温中磨损,许多当年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桥段场面,在当下的语境里可以翻出无数个新花样。

关于不要乱吃野味这一点,佟掌柜早就告诉过大家了

  反观 许 多 当下的热播剧, 已经 没老剧“内味儿”了,让人没了真情实感追去下去的动力。

  奶狗x大姐姐起初看着很带劲,追了几集发现噱头之下还是老套路;以为职场剧已经不是披着精英外壳的恋爱剧了,几集过后早没职场啥事了 。

  更多时候,观众很容易 被一路升级打怪的设定“爽到”,或者被接连反转的剧情唬得一愣一愣, 却很难与情节碰撞唤起深刻的生活感悟。

  可以说在接地 气儿这一点上, 热播剧的火候 还真赶不上这些 经典老剧。

  很多时候,人们感叹新剧比不上几年前的老剧,并不是针对当前的影视作品发难,它们会让人觉得“看不下去”或者“一言难尽”,大多了是背离了人们的常识和生活体验。

  当然,每一部老剧都是从新剧熬出来的。

  也许有一天,如今的新剧也能“多年媳妇熬成婆”,借着人们的时光滤镜,处处压后辈们一头。

  但滤镜能模糊的始终是边边角角,所以我们对老剧的略显廉价的特效、风格奇特的造型印象并不太深刻。

  反而是段子和金句齐飞的同福客栈,堪比当代职场的炊事班,还有那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快乐星球,深深地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中。

  毕竟,观众自始至终要的还是一个好故事。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