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扫黑“第一案”保护伞被清理掉 少不了这个细节的调整

2018年1月27日,河北省廊坊市城南医院院长张毅跳楼自杀,留下绝笔信控诉与其合作创办该医院的合作方——廊坊市安次区人大代表、杨税务乡北小营村村民杨玉忠,对其实施暴力威胁等涉嫌违法犯罪行为。1月31日,杨玉忠向警方投案。

7月30日,河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廊坊市安次区政协原主席杨广恒等充当杨玉忠涉黑团伙‘保护伞’案”案例,27名纵容包庇、间接助长杨玉忠涉黑团伙的党政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或组织处理,7人被移送审查起诉。

不到6个月,这个被称为河北省扫黑除恶“第一案”的杨玉忠案,其“保护伞”终被连根拔起。

然而,根据官方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此案的调查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由于一个细节的调整,才使得调查步入正轨。

据12月1日出版的2018年第23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载的《杨玉忠案的“保护伞”是怎样拔除的——循线追查确保除恶务尽》透露,杨玉忠案发时,廊坊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冯韶慧召开调度会进行专题部署,由市纪委提级办理,成立“2·01”专案组。

据专案组同志介绍,刚开始时掌握的线索并不多,杨玉忠也不配合调查工作。从张毅的绝笔信和掌握的情况看,判断有可能存在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行为,因此把审查方向确定在职能部门的失职渎职行为上,决定对张毅案的整体办理过程进行立案调查。

然而与以往执纪审查工作多是“由人找事”不同,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却要求“由事找人”,因此如果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因线索不明导致推进迟缓甚至彻查不力。

“从整个案件的情况看,4月初的调整特别是三线同查意义重大。如果只顺着有关部门失职渎职一条线查,很难实现‘除恶务尽’的目标。”专案组同志坦言。

《杨玉忠案的“保护伞”是怎样拔除的——循线追查确保除恶务尽》文章称,直到4月初,河北省纪委监委领导到廊坊市督导专案工作,提出“既要查‘经济发家史’,也要查‘政治发展史’,彻底揪出其背后的‘保护伞’”后,执纪审查工作才明确了方向。

按照上述要求,廊坊市纪委对审查工作进行调整,采取模块化操作,分三条线进行“三个严查”:第一个模块,严查杨玉忠当选人大代表过程中有无党政干部为其违规助选,以及是否操纵北小营村两委班子换届、把持村级班子为其个人牟利;第二个模块,严查杨玉忠在攫取经济资本过程中有无党政干部为其充当站台人,严查其申办医院过程中相关部门是否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第三个模块,继续严查相关部门在处置张毅系列案件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

随后,在专案组与公安机关的密切配合中,杨玉忠团伙的违法犯罪问题及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逐渐浮出水面。

就此,河北省纪委监委将其提炼总结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

据上述《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文章介绍,所谓“一条主线”,即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坐大成势的过程和原因,通过深入分析研判,开列违法犯罪问题清单、团伙成员及关系网清单、涉案行业领域及事项清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沿着党委政府、政法机关、监管职能部门“三条支线”,循线追查彻查“保护伞”及其背后腐败和失职失责问题。目前,这一做法已在河北全省推开,为落实“一案三查”要求提供了具体抓手,在确保彻查黑恶势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