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5岁女高中生蝉联“最年轻科学家”

这两天,上海的一位高中女生火了,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汇聚了全球65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菲尔兹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被称为“全球最强大脑”的聚会,15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简称华师大二附中)高一(10)班学生谈方琳,是最年轻的参会者。

事实上,这已是谈方琳第二年成为“最年轻科学家”,去年的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还在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读初三的她,就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座上宾,去年她才14岁,今年继续参会,仍是“最年轻”记录保持者。

受家庭熏陶

从小对数学感兴趣

谈方琳的父母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她小学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初中就读于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高中考入了心仪的华师大二附中。受家庭的熏陶,她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小学阶段参加了一些数学竞赛的补习班,主要是去学知识,没有去参加数学竞赛,因为参加竞赛要刷题,会占用很多时间。在初中阶段,从来不在外补课,也不刷题。

谈方琳说:“我爸爸不是这个研究方向的,就帮我联系了华东师大研究数论的一个数学教授。”从初一暑假开始,谈方琳跟着这个教授做研究。其间,她还在教授的引导下,自己去翻阅《美国数学月刊》上的相关文章。她随后的课题成果,就是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给出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说起参加这个顶尖论坛的体验,谈方琳显得很淡定。她说,主要是来见世面,了解到了很多大咖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认识了很多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学长学姐。她也坦言,因为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太少,所以大咖们的成果介绍环节,她只能听懂数学建模相关的部分,物理学的也能听懂一些,其他的内容就有些吃力。

做课题研究

学会面对困难和失败

谈方琳目前最出众的成绩,是在读初三时凭借课题“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在“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主席奖(初中生唯一奖)。这一课题也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她的研究项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

谈方琳是个对科研执着的女孩。去年,她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面对面交流,“弗兰克教授说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面对科研难题时的勇敢无畏都很重要。”一年来,谈方琳更加努力,“和这些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激发了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仍然坚持做一些数学上的小研究。”谈方琳这么描述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历程。

今年,谈方琳对话的是光遗传学创始人、2019年沃伦阿尔珀特奖获得者吉罗·麦森伯克。在交流环节,她用流利的英语向吉罗教授请教:“请问,您认为做课题最重要的个人品质是什么?”吉罗教授告诉她,对于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面对困难和失败的时候学会调整心态,重新开始。因为科研过程中,失败总是要比成功多很多。

“这个回答对我太有启发了。”谈方琳说,自己最近在做的一个课题比较难,快两个月了还一直没有进展,就有些丧气。听了教授的鼓励后,她意识到,遇到困难,更要勇于坚持。

12位少年科学家参与顶尖科学家对话

今年像谈方琳这样参与顶尖科学家对话环节的上海少年科学家有12位,包括交大附中的杨鸿嘉、上外附中的胡诗成等。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的胡诗成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7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摘得能源化学学科最佳奖和一等奖,并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她将受邀参加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年科学研讨会,并出席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10月29日,作为少年科学家的代表,胡诗成上台总结发言。她告诉大家,学生需要勇敢探索未知的领域。“我们也要有能力开展科学的思考,进行科学的表述。”

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表示:“他们都非常有思想,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对他们而言,起到了科学生涯的引领作用。”在陈赛娟看来,对于这些少年科学家,老师和家长要做好引导。

>>对话谈方琳

关心诺奖名单 喜欢追科学巨星

记者:参加首届顶尖科学家论坛后,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一年来的变化。

谈方琳:这一年我努力学习,从上海延安初级中学顺利考上了我向往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记者:参加顶尖科学家论坛对你带来的变化,是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还是学业等方面的进步?

谈方琳:参加首届顶尖科学家论坛,和这些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进一步激发了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仍然坚持做一些数学上的小研究,梦想着将来也能象这些顶级科学家一样做出好的研究成果,也让我深深感受到,要想将来做出好的研究,需要打好基础,不断学习新知识。因此,这一年我更加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终于考上了我理想的高中。

记者:你关心最近出炉的诺奖名单吗?这些“最强大脑”是如何影响你的?

谈方琳:关心。这些诺奖获得者都是因为潜心研究很多年,做出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工作才获奖的。很多获奖者年龄都很大,但仍然在勤奋工作,令我敬佩。

记者:中国在科学类领域目前只有屠呦呦1人获诺奖,你对中国科学家获奖有什么期待?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你是否有冲击诺奖的梦想或者行动?

谈方琳:希望我们的国家有更多科学家获奖。我也会倍加努力地学习,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为祖国争光。

记者: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基础科研,对此你如何看?

谈方琳:我喜欢数学研究,华为让我看到了数学研究的重要性,国家要强大,基础研究必须先要强大。

记者:追影视明星,追科学巨星,你觉得我们应该有怎样的选择?

谈方琳:我更喜欢追科学巨星。

记者: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说,科研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愿意用五年、十年去孕育一个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对此你怎么看,你愿意去尝试吗?

谈方琳:做研究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好的研究成果肯定是“十年磨一剑”,我将来愿意尝试这样的研究。

记者:作为科研路上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你对学弟学妹有什么样的建议?

谈方琳:打好基础,保持好奇心,勤观察、多思考、多动手,经常参加校内外的科创活动,一定对你今后的学习有帮助。

>>网友观点

不能照搬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谈方琳的研究课题是“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让很多网友“不明觉厉”。

有网友说,“年轻时不多读书,长大了连新闻都看不懂。如果不问度娘,谁知道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是啥?”还有网友直言,“我也是念过大学的,为什么连她的研究课题都看不懂……”

网友@阿司匹林:这个小妹妹很棒,但不能因此照搬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毕竟小姑娘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加上自身努力和出色天赋而获得这些成就。不过,这告诉我们普通人,你看人家,家里条件这么好还努力,我们更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子女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教育子女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的观念。

网友@摸凹猫:希望各位家长看到这种新闻脑子清醒一点,人家爸爸是教授,从小给予环境熏陶,还能联系到业内人士给女儿开小灶;再者,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承认自己后代是普通人没什么;第三,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商务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