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样性亟待跨境区域保护
- 2019-08-21 10:51
- 科技日报
“全球超过75%的大型食肉动物正在消失,地球正在经历着全球范围内的营养级衰退,严重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20日,在青海西宁举行的首届国家公园论坛生物多样性保护分论坛上,与会海内外专家学者多种角度阐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实施跨境区域保护迫在眉睫。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功能,然而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均以令人触目惊心的速度消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说,“应设定更高目标,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曲线。”
据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18》,1970至2014年,全球鱼类、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群规模平均下降60%,且消亡速度正在加快。
“促进跨境区域保护,可实现破碎化栖息地的联通、维护生物物种基因交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张希武建议,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健全合作机制、实施共同保护行动,实现种群及栖息地整体保护。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湿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其中高等植物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占世界总种数的13.7%;已查明真菌种类占世界总种数的14%。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变革性的转变,2030年或更长远的目标也许只能通过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方面的革命性转变才能实现。”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说,“革命性转变需要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进行根本性的系统重组,包括范式,目标和价值观。”
“国家公园模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单元。”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代表Charles Musyoki Mutua坦言,国家公园在规划的时候,要把人(原住居民)容纳进去,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国家公园的主人,并要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比如在旅游活动当中让他们参与并获利。
以《全球猫科动物监测与保护》为例,大猫基金会雪豹物种顾问Tom McCarthy表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人兽冲突也是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其中监测工作至关重要,并应以监测为基础针对当地(原住居民)和野生动物的需求实施不同策略应对。
- 公安部交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事故多发路段2020-07-27 11:24
- 全球深空探索走进新时代2020-07-27 09:06
- 四部门:遏制货车非法改装 严厉打击百吨王2020-07-27 07:18
- “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榜单正式发布2020-07-27 07:16
- 多地出台稳外贸稳外资“加强版”举措2020-07-24 09:11
-
2
上海海警查获5起涉嫌走私案件 涉案金额2000万元
2020-07-22 07:16
-
3
高科技重新定义新时代抢险抗洪
2020-07-21 07:24
-
4
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在海口启幕
2020-07-13 08:56
-
5
黔东南州非遗大集市在丹寨万达小镇开市
2020-07-0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