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没有角的小犀牛》的新探索

  • 2023-06-27 10:48
  • 中国文化报

“当一切的空白有了想象,未知的世界将开启它的窗。想象是金色的雨,灰烬里的火;想象是对未来的回答,是比无限更多的更多……每一种动物它都不完美,只要有希望,那又怎样!”

时隔12年,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再次创作的儿童剧《没有角的小犀牛》于近日接连登上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2023国家大剧院“国际儿童戏剧季”的舞台。

儿童剧《没有角的小犀牛》讲述了三位性格各异的小学生与一只“三花”猫,为了各自的心愿,一起组队参加大赛保住游乐园,由此而踏上的冒险旅程。以瑰丽的想象与欢快的歌舞为孩子们普及文物知识,以儿童的视角与奇幻的冒险探讨亲子关系,该剧在现实题材儿童剧创作领域做出了有益探索。

让文物在给孩子们的舞台上“活起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没有角的小犀牛》以在儿童剧舞台对陈列在博物馆内文物的成功“双创”,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想象之门。

该剧的创作灵感源于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天府石犀。《蜀王本纪》记载:“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精……”《没有角的小犀牛》的故事从李冰成功治水后,寻找镇水神兽石犀开始。

剧中,小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李冰的讲述了解石犀的历史,还可以跟随几位主角的脚步,在博物馆里探索文物的“秘密”。剧中,在博物馆的桥段里,大家为了参加文创比赛去收集石犀的资料,结果却被其他有趣的文物所吸引,从而引出了与说唱俑“咚咚锵”、西汉经穴漆人和皮影“丑”的对话。在充满童趣的三组对话中,三位小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也在与文物的“身份投射”中,对自身的缺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台下的小观众们则在会心一笑中收获了文物科普。

比完美更美好的是实现愿望的过程

相较于自然界的犀牛,天府石犀没有角。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年轻的创作者们看来,这只没有角的小犀牛,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因为各种缺点而并不完美,在生活中也有着各自的遗憾。面对这些缺点与遗憾,无论是发现从而战胜,抑或是接纳自洽,都成为我们必经的成长历程。

《没有角的小犀牛》的故事中,三位小学生有着各自的缺点和烦恼。嘟嘟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一些差错;因为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关系紧张,也造成了嘟嘟的讨好型人格,他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因此在群体生活中常常容易妥协。雀斑表面上自负好胜,爱闹别扭,其实是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乏陪伴,造成他内心的自卑和“社恐”。朵朵聪明干练,性格强势,虽然家庭优渥,但父母工作繁忙,她只能通过种种叛逆行为引起爸妈的注意。在孩子们心中,即将被拆除的游乐园不仅仅承载着他们童年的快乐回忆,更是心灵的寄托与温暖的慰藉。

因此,为了赢得经费保住游乐园,他们组队参加博物馆举办的文创设计比赛。在设计这只没有角“不完美”小犀牛的过程中,他们不仅收获了友情与文物知识,更意识到,正是因为犀牛的“不完美”,所以它缺失的角可以是一切——“是星星、露珠、微风和阳光,是这座城市里并非存在的存在,是每个人各自的愿望”。而比完美更美好的是,实现这些愿望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让他们的人生有了不同的可能性,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犀牛”。

在孩子们找到对自我身份与价值认同的同时,家长观众也对亲子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应该为孩子创造怎样的成长环境,如何平衡工作与陪伴,怎样保护孩子的独立人格……

为孩子们营造瑰丽而奇幻的梦

作为一部儿童剧,《没有角的小犀牛》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瑰丽而奇幻的梦。先秦的镇水神兽、非洲的犀牛、欧洲的版画家……这些看似无关的元素,通过孩子的想象、舞台的幻化,变成了对真实生活的启迪。而这种充满幻想、对未知充满渴望的童真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不仅是孩子们的专属,也唤起了成年人未泯的童心。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为孩子们全新谱写了七首原创歌曲,童真、童趣的歌词以流行、爵士、说唱等音乐风格流淌而出,随着故事情节的波澜唱出剧中人物的内心,直达观众心底。

在戏剧舞台之外,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也与成都博物馆梦幻联动,推出了儿童剧《没有角的小犀牛》联名周边,将历史文化与戏剧艺术美学融入日常生活,为文物“活起来”提供创新型展示推广,让演出延伸到剧场外、生活场景之中。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