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辽军”再出发

  • 2024-03-19 11:28
  • 中国文化报

▲知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沈阳相声大会”舞台上展现口技绝活

本报驻辽宁记者葛鑫文/图

辽宁人天生幽默诙谐,生活中也充满着喜剧色彩,在全国说书名家中,辽宁人占据着半壁江山。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杨振华、金炳昶、陈连仲等艺术家创作表演让传承百年的“相声辽军”火遍大江南北。

龙年春节期间,沈阳盛京大剧院多功能厅欢声笑语,“沈阳相声大会”连续3天场场爆满,每场400个席位开票几个小时即刻售罄。如今,辽宁曲艺人赓续传统、创作创新,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继续描绘这幅反映社会美好生活的诙谐幽默的“风俗画”。

高频演绎擦亮特色文化名片

马蹄声阵阵,狂风四起……一段段惟妙惟肖的口技,引得台下掌声、喝彩声不断,80岁高龄的知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站在台上依然中气十足、嗓音响亮,一段评书小段《康熙买马》配合着如珠落玉盘的贯口、扣人心弦情节,再次让沈阳观众见识了这位曲艺大家的实力。

这是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演艺集团承办,沈阳市曲艺家协会协办的“沈阳相声大会”专场晚会在盛京大剧院表演的精彩片段。“我从6岁开始听书,刘老师的《杨家将》《岳飞传》等作品都是我的心头爱,今天能看到她的现场演出,真是太有福了。”沈阳观众“80后”的栾先生兴奋地说。

沈阳是北方曲艺重镇,也是相声艺术的福地。当谈到70多年后再次恢复的“沈阳相声大会”,刘兰芳坦言,“沈阳相声大会”不仅承载着沈阳曲艺事业发展的历史沿革,更是沈阳曲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金字招牌”,“台上的演员不仅有专业曲艺院团的曲艺名家、新秀,还有民营艺术院团的演员,众多辽宁籍的艺术家都回来了,体现了沈阳曲艺的传承,希望这种传承能够一直延续下去,更好地发扬光大。”

知名喜剧表演艺术家巩汉林、金珠也在本次演出中亮相,“希望通过新人新作让更多观众了解沈阳,来到沈阳,提升文旅产业综合竞争力,让‘沈阳相声’再次成为宣传沈阳的文化新名片。”巩汉林动情地说。如今,“沈阳相声大会”高频演绎,已形成特色文化品牌,贴合时代的新相声之路再次受到辽沈百姓的热烈欢迎。

传承发展刮起强劲“东北风”

辽宁相声如何做强做大?近年来,辽宁中青年相声演员传承经典、屡创新作,多次在全国大赛里崭露头角、摘金夺银,被圈内称为“相声辽军”声震全国。

“相声辽军”带着佳作,融合火爆、节奏快、包袱响等特点,在北京、天津之外另辟阵地,重新奠定了沈阳作为“三大相声重地”的地位。同时,相声在大连、鞍山、营口等市也得到较快发展,使得辽宁相声近年来到达了新高度。

伴随着鼎泰、鑫荷、六合、会友、隆艺兴等相声社纷纷开办,从业人群不断增多,观众数量稳中有升。目前,辽宁有相声茶社20余家,从业人员近500人,仅沈阳就有11家。“老带新”的文化现象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六合社的班主辛宇,拜师相声名家常佩业;大连笑掌室相声社创始人姜涵瀚,拜师相声名家陈寒柏……辽沈地区的老中青各代相声演员从未放弃传承,老一辈名家鼓励徒弟们要不断创作新作品,抢占新的文化高地。

守正创新焕发曲艺事业勃勃生机

相声给观众带来的欢愉主要靠演员表演中抖包袱产生的娱乐趣味,倘若雷同段子反复欣赏,“笑”果会大大衰减,需新人新作的不断加持。“近几年,社会各界和主管部门对相声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目前辽宁的相声、评书、快板书等曲种都在努力发展,特别是曲艺创作年轻化、观众年轻化等现象的出现,让全省曲艺事业焕发勃勃生机。”辽宁省曲协副主席、沈阳曲艺团业务团长穆凯告诉记者。

日前,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省文联主办,辽宁省曲艺家协会、鞍山市文联承办的全国第五期“文艺两新”(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人员曲艺创作培训班在鞍山举办,来自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广西等地的50余名“文艺两新”曲艺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专家们的授课以不同方式表达着一个核心观点——曲艺创作、表演“抓住”年轻人,传承才有意义。

在鞍山笑傲江湖曲艺茶社举办的全国“文艺两新”曲艺人员观摩专场现场,来自沈阳鑫荷相声汇的孙万明和来自营口怡笑阁相声俱乐部的李振威表演的相声《民歌新唱》,是利用老段子融入新民歌元素创编的作品,歌声时而低回、时而高亢,再用逗趣爆笑的段子串起,瞬间抓住观众的心。22岁的杨皓博文在鞍山笑傲江湖曲艺茶社说相声3年,在他看来,创作要守正创新,将老段子加入时下年轻人最火的话语和网络用语,既没有脱离传统构架,还创新了内容。“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还需在基本功训练上长期努力。”杨皓博文说。

百年来,辽宁相声经历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欣赏趣味和技艺延展,经过一代代艺人的筛拣淘洗才得以流传至今。如今,新一代“相声辽军”已经带着欢乐和创新再出发,将蕴含着民间精气魂的相声艺术在辽沈大地继续发扬光大。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